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何为大学文化--在华夏学子论坛的演讲.pdf

何为大学文化--在华夏学子论坛的演讲.pdf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何为大学文化--在华夏学子论坛的演讲 丁佳: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欢迎您光临华夏学子讲坛 的现场。在第一次讲坛之后,同学们的反响非常积极。由于众 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讲坛休整了一段时间。所以,也是让大 家久等了。今天,我们就将在这里邀您再次走入华夏学子讲 坛,继续关于人文,关于社会的思考。 教育从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所以当未名湖畔传来 教改之声的时候,立刻便激起了千层浪花。北大教改的意义究 竟何在?当今高等教育的体制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吗?为 什么一所大学的改革会引来全社会的争论?而它又会对今后的 大学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我想,在今天的讲坛之后,也许您 会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非常荣幸我们 今天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晓明教授担任本次讲坛的主 讲人。同时,我们也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倪文尖副教授 担任本次讲坛的主持人。欢迎二位的到来。跟上一次的讲坛一 样,在这个的过程中,您可以通过提问和纸条的方式跟台上的 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和互动。在我们的王教授进行讲座之后,会 尽量一一地为您作答。接下来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 老师上台,有请。 今天也是正值教师节之际,所以我们华夏学子讲坛特别准 备了鲜花和贺卡送给两位以表达我们的心意,祝两位节日快 乐。接下来,我就要将这里的讲坛交给两位,正式开始华夏学 子讲坛的第二讲--从北大教改看我国现代大学教育,有请两 位。 倪文尖:王老师,我们就开始吧。今天,说实在,我没想 到场面这么壮观。在我当大学生的时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讲 座,而且比现在要多得多。多的时候,一天一个晚上有好几 场。但是,都更简朴一些,形式也更简单一些。当然,今天能 够有这样一个大的场面,我觉得也说明了一点。就像我们这个 题目所显示的那样,大学确实还是有文化的。从80年代中期之 后,文化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热门,甚至一度成了什么都能装的 箩筐。我说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有人写文章,叫厕所文化研 究。我想,无论文化这个词,已经被用成了什么样子,但是, 有一点是无庸质疑的:大学应该是文化生长的地方。而最重要 的一点是:大学里的人,包括大学的教师,更包括大学的学 生,是文化生产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力量。前几个月,大家都知 道,在北京大学出台了一个北大教改的方案。说实话,这个方 案颁布之初,我也没有想到它会在整个社会,尤其在大学的教 授和学生们之间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但是事后或者说今天回 顾起来的话,我觉得这样一个影响确实是有它的一个必然性, 就像刚才主持人--我也是主持人,我觉得她也是主持人--所说 的那样,因为这背后有非常多的深层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网 站网络上面,已经有非常好的反应。而我觉得,华夏学子讲坛 的组织者也是非常有眼光的,今天请来了王晓明老师来就这个 问题谈谈他的看法。因为,大家都知道,王老师的专业是中国 现当代文学,或者我们称之为20世纪中国文学。在鲁迅研究以 及从写文学史方面都是有非常大的贡献。但我觉得王老师更可 贵的,或者说是起码代表了我们华师大中文系的一个传统的一 方面,是在于不仅关注学科之内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 公共知识分子关心社会的问题。那么,从北大教改所引发的大 学文化的问题,更是王老师所关注的一个对象。据我所知,在 这方面王老师有一些思考。但他本人刚才也跟我讲,他觉得他 的思考也还在进行,非常期待诸位在他讲完之后进行有深度的 交流,以激活他进一步的思考。好,下面,我们欢迎王晓明老 师给我们开讲,也不要鼓掌了。 王晓明:很高兴今天能在这样一个堂皇的地方来做演讲。 我在华东师大教书,从1982年到现在,21年,第一次在这样漂 亮的场合来演讲。就像倪老师刚才说的,这说明大学有文化, 当然也说明大学有钱。北大教改这个事,它现在其实只是一个 人事改革的方案。这个方案出台之后立刻引起社会上很大的争 议。有意思的是:在媒体,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大报上,你看到 的多半是对这个改革的方案的正面的评价。可是在一些所谓的 小报,或者说是一些边缘性的媒体,这些报纸办的很不错,比 方说 《21世纪经济导报》,还有网站上面的,更多是批评的声 音。在这些所谓边缘性的媒体上面的批评的声音跟所谓大报上 面正面的评价,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意味深长的对比。而且 这个事情出来才两三个月,据我所知,国内和海外已经有三家 出版社赶着要出讨论集。这个事情还没完呢,出版社已经来 了。所以你可以想象这个事情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通常说一 句话:北大无小事。一个大学的一个人事改革的草案,能够引 起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