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8 -
2015届高三漳州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山原旷其盈视, 。 (王勃《滕王阁序》)
(2) ,报养刘之日短也。 (李密《陈情表》)
(3)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赤壁怀古》)
(4)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最是一年春好处,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文言文阅读(15分)
光颜,字光远。葛旃少教以骑射,每叹其天资票健,己所不逮。长从河东军为裨将,讨李怀光、杨惠琳,战有功。从高崇文平剑南,数搴旗蹈军,出入若神,益知名。进兼御史大夫,历代、洺二州刺史。
元和九年讨蔡,以陈州刺史充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始逾月,擢本军节度使,诏以其军当一面,光颜乃壁溵水。明年,大破贼时曲。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反往一再,众识光颜,矢集其身如猬。子揽马鞅谏无深入,光颜挺刃叱之,于是士争奋,贼乃溃北。当此时,诸镇兵环蔡十余屯,相顾不肯前,独光颜先败贼。始,裴度宣慰诸军,还为宪宗言:“光颜勇而义,必立功。”
十二年四月,败贼于郾城,死者什三,数其甲凡三万,悉画雷公符、斗星,署曰:“破城北军。”郾守将邓怀金大恐,其令董昌龄因是劝怀金降,且来请曰:“城中兵父母妻子皆质贼,有如不战而屈,且赤族,请公攻城,我举火求援,援至,公迎破之,我以城下。”光颜许之。贼已北,昌龄奉伪印,怀金率诸将素服开门待。
都统韩弘素蹇纵,阴挟贼自重,且恶光颜忠力,思有以挠蔑之。乃饬名姝,教歌舞、六博,襦褐珠琲,举止光丽,费百巨万,遣使以遗光颜,曰:“公以君暴露于外,恭进侍者,慰君征行之勤。”光颜约旦日纳焉。乃大合将校置酒,引使者以侍姝至,秀曼都雅,一军惊视。光颜徐曰:“我去室家久,以为公忧,诚无以报德。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为我谢公,天子于光颜恩厚,誓不与贼同生!”指心曰:“虽死不贰。”因呜咽泣下,将卒数万皆感激流涕,乃厚赂使者还之,于是士气益励。
光颜性忠义,善抚士,其下乐为用。许师劲悍,常为诸军锋,故数立勋。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六》,有删节)[来源:Zxxk.Com]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己所不逮 逮:赶得上 B.光颜乃壁溵水 壁:构筑营垒
C.相顾不肯前 顾:照顾 D.贼已北 北:败走、败逃
3.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表明李光颜勇猛、善用计谋的一组是(3分)]
①数搴旗蹈军 ②光颜毁其栅,将数骑突入贼中
③光颜挺刃叱之 ④悉画雷公符、斗星
⑤誓不与贼同生 ⑥其下乐为用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 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光颜天资敏捷矫健,平定剑南时多次拔取敌旗,攻取敌营,出入神速,名声很响,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刺史等。
B.讨伐蔡州时,敌军用阵势压制住李光颜的阵营,李光颜只身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营,往返冲突,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击溃了敌军。
C.李光颜命人在缴获的铠甲上全都画上雷公符、斗星,写上“破城北军”,使郾城守将邓怀金非常恐惧,最终不战而降。
D.都统韩弘诚心诚意地进献一些美女慰劳李光颜的部队,李光颜却借机激励部队的士气,并让使者将这些美女带回去了。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初,贼晨压其营以阵,众不得出。(3分)
(2)然战士皆弃妻子,蹈白刃,奈何独以女色为乐?(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竹枝词①二首 (其一)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注】①竹枝词:乐府近代曲名,又名《竹枝》,原为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
(1)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3分)
(2) 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2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6分)
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