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散文的诗意
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集
王士燮摇译
巴乌斯托夫斯基和他的散文
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维奇·巴乌斯托夫斯基生于员愿怨圆年,卒于
员怨远愿年。先后就学于基辅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因第一次世界
大战而辍学,当过电车司机、卫生员、冶金工人、水手,十月革命后参加
过红军。在《海员报》和罗斯塔社担任编辑,直到员怨猿圆年《卡拉布加兹
海湾》一书出版,开始成为专业作家。接着发表了《查理·隆谢维尔的
命运》、《科尔希达》、《黑海》、《北方故事》等。从员怨源缘年开始写自传
体长篇小说《人生的故事》,以个人经历为线索描写了从员怨世纪末到
圆园世纪猿园年代的俄国和前苏联的广阔生活画面,可惜没等完成作者
便与世长辞了。他的作品得到高尔基和罗曼·罗兰的赏识。员怨远缘年
他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奖金候选人。
巴乌斯托夫斯基论年龄与费定同岁,比富曼诺夫只小一岁,然而论
成名的年代却要晚一些,不能不说是大器晚成。他在念中学的时候,就
在员怨员员年发表过短篇小说,这可能是由于中学语文教师的影响,所以
从那以后他换过很多职业,都是为了充实生活,直到员怨猿圆年发表《卡拉
布加兹海湾》,才一举成名。
卡拉布加兹海湾,现名卡拉博加兹戈尔湾,在里海东岸,属土库曼
斯坦,盛产芒硝,可提炼硫酸盐,圆园世纪初曾经成为国际资本主义争夺
的目标,帝俄和前苏联都曾多次派出考察队,直到该书发表为止,前苏
联也只是拟议建造化学联合工厂。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被巴
乌斯托夫斯基用游记的形式写成几起几落的故事,并拖着一个为人类
储存热能而防止地球毁灭的光明的尾巴打动广大苏联读者,并博得高
尔基和罗曼·罗兰的好评。更有甚者,作者游历梅晓拉之后,写出《梅
晓拉地方》,从此这块地方成为旅游度假盛地,自然景观遭到破坏,为
此而受到普里希文的责难。
巴乌斯托夫斯基跟普里希文一样,也爱写大自然,爱写游记。但是
巴氏的游记更符合传统形式,巴氏不仅写处女林式的自然风光,也写人
类征服大自然的成果,如《海的诞生》就是写伏尔加和顿河之间的运河
的。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呼吁保护大自然。如果说普里希文“想为人
们哪怕保存几小块这样原始的土地”的话,那么巴乌斯托夫斯基则具
有更现代的观念,主张改造大自然,同时又尽一切力量保持生态平衡。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苏联是有名的散文大师,巴氏热在苏联从远园年
代开始,在我国俄语界当然是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事。学俄语不读巴氏
作品,尤如不读普希金的诗一样。巴氏散文的优美在哪里?一般都说
是抒情情调。连巴氏的短篇小说,也富有抒情,就像优美的散文一样。
比如短篇小说《电报》,严格说是对忘记了老母亲的女儿的责难。但是
故事情节和叙述语言都那么轻松自然,使你读过之后,更多的感到的是
惆怅,而不是愤慨。所以我觉得,巴氏的抒情笔调是奠定在作者的审美
观或审美角度上。上面说过,不起眼的梅晓拉在作者笔下就写活了,变
成人人朝拜的地方。再如坐轿车途中遇暴雨,本来是最令人苦恼的事,
可作者偏偏不顾别人的批评,把闪电中出现的白桦树和火红色的狐狸
写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本集收入的前员员篇,包括各类文字,其中关于卫国战争的就有缘
篇。这些文字不仅反映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反映出作者在战
场上的真实感受。“我们侧身望着,等待轰炸。炸弹尖啸一声,大地发
出叹息,接着一片爆炸声,尘土四起,有一块热弹片落到附近的泥土里。
我躺着望它。它闪耀着死亡的蓝光,我觉得它那尖利的钢碴儿恰恰表
现了德寇的恶毒和卑鄙。”
本集的第二部分是关于苏联作家的纪念性随笔。其中有写老一辈
的,也有写同辈的。从这些文字不难看出作者性格随和,对每位作家都
发现人之所长,而不去吹毛求疵。尤其是关于格林的一篇,可以说是为
格林立传。因为除开《红帆》之外,格林的生平几乎不为人知。关于费
定的一篇好就好在写出大作家的平凡处。这里文字大多选自员怨缘愿年
出版的六卷集,又从员怨愿猿年出版的怨卷集补进两篇(关于爱伦堡和费
定)。关于普理希文的取于《人生的故事》。前员员篇是按发表年代编
排的,第二部分的苑篇是按被写的作家出生先后编排的,这样似乎读起
来更方便些。
最后一编《散文的诗意》,是作者谈散文写作的技巧的,也顺便谈
到《金玫瑰》(一译《金蔷薇》)一书的写作过程。当作家又同时研究创
作的人,为数不多,所以巴氏这部《金玫瑰》可以说难能可贵。尤其是
作者不是用议论文的体裁,而是用小说和故事的体裁,用轻松的散文笔
调写来,就写得饶有趣味。像《夜行车》就脍炙人口。作者对语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