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金融海啸本质特征的
动态分析及其启示
I解保华1,李彬联2,韩维维1
摘 要:通过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三次泡沫经济危机的动态追溯与分析得出结论:虚
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是导致“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监管缺
位是其帮凶和推手。而资源金融的炒作贯穿危机的前后,加速了泡沫的形成,并重创了实体经济;美国
“金融海啸”极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深度衰退的泥潭。中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努力避免虚拟经
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要果
断“救市”,方法要科学,要善用预期、用好预期。
关键词:金融海啸;泡沫经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06(2008)06-0048—09
一、引言
2007年4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首先爆发,随即席卷整个美国,并
蔓延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国。这场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从其目前所影响
的范围和程度来说,称之为“金融海啸”一点也不为过,它不仅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今后几年极有可能造成美国经济甚至世界经济的严重衰退。而在股票市场泡沫破灭
和房地产市场泡沫即将破灭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的经济也将面临近十年来最困难的时
刻,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动态分析美国“金融海啸”的产生原因,并剖析美国政府近20
年来在应对数次泡沫危机前后政策取向的得失,对正确认识中国经济金融形势和应该
采取的政策措施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美国的“金融海啸”与日本当年的“泡沫危机”都是泡沫经济破灭的表现。美国著
名经济学家Kindleberger对泡沫所作的定义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
陡然涨价,开始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新买主——只想通
过买卖牟取利润,对资产本身使用和产生盈利能力不感兴趣。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逆
转,接着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可见泡沫产生于预期和投机。不过学
界中对泡沫的理解得到普遍承认的是指资产的价格持续偏离其内在价值(fundamental
value)的过程,即资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持续急剧上涨过程或状态,又指资产价格高于
市场决定的合理价格部分(杨帆、李宏谨和李勇,2005)旧J。
国外学者对泡沫问题的研究大体上分为两大方向:一是以对历史上发生的泡沫事
■收稿151期:2008.12.04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课题(20304t)
●作者简介:解保华(1969.),男,湖南怀化人。广东商学院数学与计算学学院讲师;李彬联(1981.),男,广东佛山人,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博士研究生。
48
万方数据
上发生过的金融投机事件,刻画了泡沫发生、膨胀 黄成业(2006)¨纠运用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以及实
和破灭的全过程,分析了促使金融狂热错误反复 证检验等方法,从形成因素、泡沫破灭前后的相关
出现的环境旧J。CharlesKindieberger从金融危机政策等视角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东南亚和
史的角度对经济过热过程中产生的泡沫现象进行 美国不同类型泡沫的产生及破灭后所引起的截然
了分析【4]。二是更多地借助数学工具,通过数理 不同的后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
模型来研究泡沫问题,既有对泡沫形成微观机制 尽管很多文献已经对泡沫问题做了比较深入
的研究,也有对泡沫衡量与测度方法的研究。 的研究,但同时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泡沫之
Blanchardand
Wa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