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C限制理论-国立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学系.pptVIP

TOC限制理论-国立中山大学企业管理学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員工1 5分鐘/個 員工1 5分鐘/個 員工1 5分鐘/個 員工1 5分鐘/個 員工1 10分鐘/個 員工2 20分鐘/個 員工2 10分鐘/個 RM $3 RM $7 RM $3 RM $7 RM $5 RM $5 產品A $30 產品D $32 產品C $30 產品B $32 RM $10 產品A、B、C、D 應生產多少數量?? 每小時A產量=60/20=3, B=3, C=2, D=2 銷售單位比例為10A:1B:1C:1D 員工2的產出是瓶頸, 所以由員工2決定產出量 每週工時=7200分鐘 產出A與B=20分鐘 產出C與D=20+10分鐘 產出關係式=10X(20)+1X(20)+1X(30)+1X(30)=7200 X=25.7(單位); A=257, B=25.7, C=25.7, D=25.7 週毛利=售價-原料-作業費=257(30-18)+… –3000= $906 利潤 3.極大化瓶頸資源使用 每小時A毛利=3*12=36, B=30, C=24, D=20 生產與作業管理 由上述的例子結果可證 行銷需利用有效產能作最具利潤的銷售 計劃產能時生產必須從行銷處得之 何種產品最容易賣 生產與行銷必須互動 結論 1.需要分析生產系統流程 控制產出、存貨與作業費用 發現瓶頸與產能受限資源 發現控制的鼓 確定產出量的緩衝 溝通正確資訊給繩, 以縮小製程在製品 2.運用Goldratt排程九法則與限制理論五步驟? 以發現阻礙因素, 並發現方法排除之。 3.利用同步系統來作業, 以協調各部門互相支持,協調以達成公司共同目標。 個案研究( 一) 運用限制理論進行敏速製造系統之設計 黃祥熙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副教授 ? 陳章潭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研究生 ? 運用限制理論進行敏速製造系統之設計 推式生產系統的優點主要是增加系統整體產出和製造資源利用率的提昇;拉式生產系統主要的優點是消除過量生產造成存貨的浪費。然而當選擇推式生產系統時,在極大化系統製造資源利用率之同時,亦將會導致在製品之增加;若選用拉式生產系統,則將導致系統製造資源之低利用率。因此本研究擷取推式與拉式生產系統的精髓,運用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s, TOC)[21](前身是最佳化生產技術—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T)以整合推式與拉式兩種生產模式,期望在現今持續改變與非預期改變的競爭環境中,建立具有高彈性、高效率且富整合性以達成敏捷而快速的生產製造系統—敏速製造系統(Agile Manufacturing system)。 MRP系統 MRP系統 Orlicky(1975)對MRP的定義為:『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系統就是利用主生產排程(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物料清單(Bills of Materials, BOM)、存貨及未交訂單(open-order)等各項資料,經由計算而得各種相依性物料的需求狀況,同時提出各種新訂單補充之建議,以及修正各種已開出訂單之一實用的技術』。 JIT系統 JIT系統 JIT系統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所發展出來的生產制度,其基本的觀念很簡單,即:要銷售的產品能剛好及時的生產與運送;組件能剛好及時地裝配成製成品;零件亦能剛好及時地製造好,以裝配成組件;而購入的原料則能剛好及時被製成零件。JIT系統的主旨在使生產流程能平穩順暢,同時對製程與製成品不斷加以改進。而JIT系統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低成本、高品質、準時交貨之生產。而欲達此目的,必須消除在連續製程中的物料存貨,並使閒置的設備、機器、作業人員減至最小,亦即減少製程中的成本消 OPT系統 OPT(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最佳化生產技術)的本名為『最佳化生產時間表』(Optimal Production Timetable),由以色列物理學家Goldratt博士於1970年代提出,它是一套可提高產出、減少存貨的分析性技術。1984年Goldratt與Cox(1984)出版The Goal一書,將OPT的概念以小說的體裁向人闡明。1986年Goldratt與Fox(1986)出版The Race一書,明確的提出DBR(Drum-Buffer-Rope)的

文档评论(0)

Jermain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