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VIP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名师精编课件(37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名师精编课件(37张)

鸦片战争 后开放的通商 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商口岸 中日甲午 战争后开放的 通商口岸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沿海——内陆 项目 《南京条约》内容 《马关条约》内容 割地 割香港岛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赔款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开埠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关税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对比下列两个条约,怎样理解《马关条约》后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 在甲午战争尚未散尽的硝烟中,日本乘中国败局已定之机对钓鱼岛下手:1895年1月内阁会议通过了窃取钓鱼岛的决议。 日本通过甲午战争侵夺了中国大片领土。在其获得的土地中,有通过《马关条约》公然割占的,如台湾;有在战争中抢先攻占的,如澎湖列岛;有的则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乘人之危,不进行谈判,也不缔结任何条约偷偷侵占的,如钓鱼岛。 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 中 国 日 本 世界海军排名(吨) 第8位 第11位 排 水 量 主力舰定远号、镇远号各7300吨 最大战舰不过4000吨 配 置 定远、镇远配12寸口径炮各4门 配8寸口径炮,但装上快炮 速 度 最快每小时14海里 最快每小时约19- 23海里 炮 弹 数量少,品质差 数量充裕 《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危害最大的条款是: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将工业品倾销到国外,获取利润 我来自山东聊城,在义和团运动中我们德州、聊城两地的人民就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钓鱼岛,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历史的悲剧,我们决不能让它重演! 从甲午中日战争 到八国联军侵华 第 14 课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挑起这场战争? 它怎敢打“师傅”?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 朝鲜 满蒙 中国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小日本,大野心!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根本原因: 导火线: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战争经过(1894年) 主要原因: 1890年经济危机,政局动荡 爆发 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了四天四夜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3.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李鸿章 伊藤博文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重点) 巧记方法:一厂二亿三地四口 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据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资料: 甲午战争中,日军17万人,清军约25万。 在武器装备上,当时清军使用的是欧洲毛瑟枪,甚至是先进的后膛连发枪,火炮多用克虏伯后膛炮。而日军主要使用国产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其全军拥有的野炮不过300门,武器性能和数量均不如清军。 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1894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为筹备她的“万寿庆典”而挪用海军军费。有臣奏请免去彩棚 以省开支,她非常生气,恶狠狠地说:“谁让我在 这一天不高兴,我就让他一辈子不高兴。” 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1888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政治腐败 避战自保 实力差距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探究: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清政府: 农民阶级: 进行军事改革 义和团运动 4.战争的影响: (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