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名师精编课件(25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名师精编课件(25张).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名师精编课件(25张)

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学习目标: 1、掌握建国初期实行的扫盲教育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结果; 2、义务教育的实行,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 3、注意结合不同阶段的中国社会状况,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开展扫盲教育 ■普及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请思考: 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阅读与思考:我国为何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篇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是最基本的人权。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篇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肓学习(50年代) 龙泉县建兴乡安和村的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 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结合下图设想:假如你是当时的扫盲教育者,你会怎样组织农民进行识字教育? 为扫盲,党和政府做了哪些努力?成效如何?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扫盲教育篇 (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 “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末, 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 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 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阅读与思考: 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有哪些措施?成就如何?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义务教育篇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义务教育篇 目的: 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措施体现: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0年代以来,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成就: 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基本抛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义务教育篇 请多多支持希望工程 结合图片反映的内容,请你为“希望工程”作一次宣传演讲。 《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苏明娟,2005年 从安徽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请认真观看下列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总结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1953—1957年,教育在“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大跃进”时的“教育大革命”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持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图为文革中清华校门被砸。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我国大学建立起完善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该图为本人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念。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8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情况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高等教育篇 1.建国初: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2.“大跃进”时:教育大革命 3.“文革”时:严重破坏 4.新时期:拨乱反正,快速发展、成就巨大 畅所欲言: 你如何看待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 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进城,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