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在烧窑时火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性质。火焰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和中性焰,不同性质的火焰有不同的作用。
1、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火焰完全燃烧必须有大量空气供给,这时窑中的氧气充足,CO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
2、还原焰: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极少游离氧的存在。由于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而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
2烧窑时{高温时候},窑内空气供给充分,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其特征是无烟透明,燃烧产物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及过剩的氧气,不含可燃物质或含量很少{使陶瓷产品充分氧化}。按照燃烧产物中过剩氧含量的多少,又可区分为强氧化气氛和弱氧化气氛。前者的过乘氧含量为8~10%;后者过乘氧含量为2~5%,氧化气氛的空气过剩系数都大于1。我国北方瓷区由于原料中含铁量较少,以及一般陶瓷对表面白度要求不高的,都采用氧化气氛烧成。
在陶瓷生产中,烧制陶瓷的过程分为: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还原气氛是景德镇窑的特点,也和景德镇的陶瓷原料有关系,景德镇的陶瓷原料含有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铁,在烧制过程中温度达到1100度--1300度的时候人为使窑里面充满了强一氧化碳,使陶瓷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青色}。也就是我们说的“景德镇的陶瓷白里泛青”。它的青色也就是氧化亚铁在硅酸盐中的色彩。简单的说就是:还原气氛就是在烧制陶瓷高温时把陶瓷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成氧化亚铁的过程。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某些矿物原料烧成的像釉子的矿物质。多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表面,用来制造景泰蓝、证章、纪念章等。
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则称为“珐琅”。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金线或铜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
甜白,中国明代白釉瓷器。据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白瓷,后经北齐,隋唐,白瓷烧制日趋成熟。这种白瓷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给人以一种“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甜白瓷是在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然后烧制而成。景德镇甜白釉的烧制成功,为明代五彩和斗彩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彩瓷,即“硬彩瓷”。因其与粉彩相比,彩烧温度较高,色彩厚实、浓烈,故名“硬彩”。它的最大特征是:
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
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软彩,即“粉彩”。所谓软彩,是与硬彩相对而言软彩。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软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以雍正时制作最精,故又有“雍正粉彩”之称。描绘人物服装或植物花朵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在上面用芸香油调合的彩料渲染。其效果较淡雅柔丽,视觉上比五彩软,所以称“软彩”。
有《饮流斋说瓷》:“康熙硬彩,雍正软彩。硬彩者,谓彩色甚浓,釉傅其上,微微凸起。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
开片,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有这种产品。开片又称冰裂纹, 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文 林清玄
“贼光消失,宝光升起
???? 朋友得知意大利乡间有一些古堡,准备翻修,正在出售堡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