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38张PPT).pptVIP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3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极盛。 材料二: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路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材料三:郑和本姓马,回族,家庭的薰陶,使他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物质前提: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技术条件: 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应用 个人因素: 郑和具备相当的地理和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及组织能力。 5、郑和成功实现大规模远航,他当时应具备哪些条件? 明代罗盘 郑和船队编形图 郑和乘坐的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的发达; 地理知识的进步和指南针的运用。 客观 主观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明成祖的支持 。 原 因 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美洲 和平的使者 贸易的伙伴 殖民者 掠夺者 2013年,习近平访问印尼 首次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推行经贸和文化交流,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 —习近平访问德国的演讲 2014年3月30日 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把沿线国家和地区串联起来,找寻战略平台,携手重现海上丝绸之路繁荣,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共同富强。 郑和下西洋“和平友好、彼此尊重”的和谐理念、“互联互通、互利互惠”的合作理念、“重视海洋、经略海洋”的海洋理念,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提供了重要基础。 郑和下西洋对“一带一路”构想提出有何启示?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初期的开放式的对外关系,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但是,郑和下西洋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大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到明中后期,中国对外交往变为主要以冲突为主。 “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上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 ——(法)弗郎索瓦?德勃雷《海外华人》 * 《瀛涯胜览》: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皓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这个国家与我的祖国中国有十多万里远,但是民风和物产与祖国相似,生活习惯也都差不多,今天我把这些刻在石头上,使后人永远知道! 郑和1407年第二次下西洋到达古里后,当地国王接受中国皇帝明成祖朱棣诏封古里王的敕书和诰命银印、各官员接受封赏。 * * 以郑和舰命名,不仅是对郑和友好交往和平理念的继承,更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海军和海防的重视。郑和七下西洋充分显示了大明王朝的经济实力和海上实力,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大明王朝的和平风帆也遇到了来自海洋的威胁。有谁? 历史用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了一个国家的强盛。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西洋: 文莱 明初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阅读材料,思考:郑和为何要下西洋? 材料二: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三: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等,这些物品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材料一: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根本目的或主要目的 用中国的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时间 次数 人数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船只200多艘。 规模 到达范围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每次出海2.7—2.8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刘家港 占城 榜葛剌 古里 天方 走一走,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浡泥 满剌加 木骨都束 (越南) (加里曼丹岛北部) (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 (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 (印度科泽科德) (麦加) (索马里摩加迪沙一带) (江苏太仓) 古浡泥国王墓 (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印尼) 《榜葛剌进麒麟图》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时间 1405--1433 149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