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名师精编课件(29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名师精编课件(29张).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与教育名师精编课件(29张)

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世界教育报告》 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温家宝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课标要求: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第28课 一、扫盲教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我国要进行扫盲教育工作的原因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1)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 (2)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3)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是最基本的人权。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肓学习 (50年代) 龙泉县建兴乡安和村的青年共产党员李招娣在一间农具仓库里给乡亲们上识字课(1957年) 2、党和政府的措施 (1)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2)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共扫除文盲2.03亿, 成人文盲率由1949年的80%以上降到了15%以下,青壮年文盲降低到5%以下。 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 3、成效 她是苏明娟,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她和许许多多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一样无钱上学,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打动无数热心于希望工程事业的人。多年来苏明娟和所有接受希望工程捐助的学子一样,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爱。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词 偏远贫困地区的小学 二、义务教育—国家的战略决策 1、我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目的 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 2、措施体现: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90年代以来, 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等。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 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 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 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 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 技术进步的决定》(1995年) 希望中学的学生 少数民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 中国自1986年通过义务教育法以来,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2003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了91.8%,小学入学率达到86.5%,初中入学率提高到92.7%。 3、成就: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抛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1953—1957年,教育在“必须彻底地、系统地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的口号下,模仿甚至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了改造、调整。 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1、建国初高等教育照搬苏联模式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2、大跃进时期的“教育大革命” 年 份 学校数目 招生人数 在校学生 1957 229所 10.5万 44万 1960 1289所 32.3万 96万 1957—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 “教育大革命”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许多违反教育规律的“改革”,造成了教育界的大混乱。是错误的。 3、1961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八字方针,教育部对教育进行全面调整 1963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 4、“文革”时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 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 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参加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5、新时期:拨乱反正,快速发展 77级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校园中最流行的口号是: 全国流行的口号: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北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