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现实世界 的任何事物,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 ,都有 自己
特有的基本模式 。因此,作为揭示、表现和反映各种事物共 同
本质和共 同规律 的辩证法 ,亦应有其基本模式 。从科学史上
看 ,辩证法基本模式正确,必然对科学的研 究和发展,起着积极
的推动作用。反之,辩证法基本模式不正确,必然对科学的研
究和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本书研究的出发点,就是探
索和叙述合乎现代科学的辩证法的基本模式,以便为科学研究
提供一种新型的哲学方法论,以促进和加速现代科学的发展。
那么,现代科学辩证法的基本模式应该怎样呢?简言概括
之 ,就是经典 的立体模 式 。所谓“经典 ”,根据是在于 ,这个模 式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 已揭示和创立,并在其著作中广泛应
用的。我所做的工作,只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浩如烟海的
著作 中,把它概括、总结和发掘 出来而 已。所谓“立体 ”,根据是
在于,这个模式 同任何事物本身一样 ,具有 内部二重性、外部两
面性、正反对称性和形态立体性的特点。正因为具有这两个根
据 ,所 以笔者将现代科学辩证法 的基本模式,称为“经典 的立体
模式 ”。
为便于读者读懂本书,正确理解现代科学辩证法的这个经
典的立体模式,首先让我提示三个要点。
第一,这个经典的立体模式,是 以事物或矛盾双方每一方
内部的二重性,作为立论的客观依据和展开的逻辑导向的。读
者只要承认和掌握事物或矛盾双方每一方 内部的二重性,以二
重性作为立论的客观依据和运动的逻辑导向,便可无可怀疑地
承认这个立体模式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
第二,这个立体模式的构架,具有矛盾形成的历史过程和
矛盾发展 的逻辑过程 。而矛盾形成 的历史过程又具有两个阶
段 差异和生成阶段与分离和对立阶段 。矛盾发展 的逻辑
过程又具有两面过程 矛盾运动 的正面过程和矛盾运动 的
反面过程 。整个立体模式,就是 由矛盾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两
个阶段 差异和生成阶段与分离和对立阶段,矛盾发展的逻
辑过程及其两面过程 矛盾运动 的正面过程与矛盾运动 的
反面过程 的有机组合而构成 的。
第三,这个立体模式的论述 ,为方便读者 的阅读和理解,我
沿用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等哲学先辈们所使用过的方
法 ,即将所有矛盾双方 的概念 ,进行最高抽象和最大概括 ,并作
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定。这就是:将矛盾形成历史过程 中首先取
得独立形态 的一方 ,称为“正题 ”或“肯定 ”;将矛盾形成历史过
程 中后取得独立形态的一方,即由正题或肯定之中分离、转化
和 派 生 出来 的另 一方 ,称 为“反 题 ”或“否定 ”。这 个 界 定和 规
定,便把科学辩证法奠定在彻底唯物的基础上了。
这三个要点,是读者阅读本书必需首先掌握的基本要领 。
下面让我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考察和论述。
一、经典立体模式 的个别形态
现代科学辩证法的经典的立体模式,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具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个别形态,或称具体形态;一种是一般
形态,或称抽象形态 。这里先叙述个别形态。
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揭示这种经典立体模式的矛盾例子很
多,诸如商 品和 货 币、劳动和 资本、消 费和生产 等等 。下面分别
进行叙述 。
、商品和货 币矛盾运动 的立体模式
商品和货币,这对矛盾形成历史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差
异和生成阶段,马克思在 《资本论》和 《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
中,曾使用 过两 种称 法 。一种 称之“直接 的产 品交换 ”,有 时简
称 为“产 品交 换 ”。一 种 称 之“直接 的物 物 交换 ”,有 时简 称 为
“物物交换 ”。那么 ,这个 阶段 的情形 怎样 呢 ?马克思指 出:
直接的物物交换这个交换过程的原始形式,与其
说表示商品开始转化为货币,不如说表示使用价值开
始转化为商品。交换价值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形式,它
还直接和使用价值结合在一起。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生产本身,就它 的整个结构来说,是为 了使用价值,而
不是为了交换价值 。因此,在这里,只有当使用价值
超过消费需要量时,它才不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