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页
城市化进程中民族社会的变迁及其协调发展
城市化进程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少数民族群众居住格局的改变,他们传承文化的空间也发生了变化。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时空场景,这样的空间格局具有浓郁的民俗氛围,从而使得城市化与民族文化之间发生了密切关联。城市化进程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城市化对于民族文化模式产生了冲击,还对于民族文化传承所赖以寄托的民族社区结构产生了影响。
民族社区结构的改变,是民族文化变迁产生的原因,也是民族文化发生断裂的一种体现。城市化进程除了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影响之外,还对民族关系、民族生存权益等都会产生影响。从一定程度来看,城市化进程对于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往往是影响民族关系以及民族生存权益的一种外在现象。当城镇化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反过来必然会对民族关系、民族权益保护产生反作用。
一、城市化进程与民族文化变迁
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变迁成为一种永恒的现象。没有变迁,文化不可能以一种常态持续下去。由此看来,变迁是文化发展的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城市化进程对于许多民族地区而言,拆迁、安置、重组等行为是引起民族社区结构变化的因素。民族社区结构的改变,是推动民族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第一,城市化进程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变迁。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有特定聚居区,在这些地区,少数民族形成了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文化空间。各个民族社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宗教社区,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密切结合,形成了少数民族特定的宗教社区文化结构。城市化进程以其无比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一些乡村逐渐转变为城市,传统的乡村社区氛围一下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许多少数民族群众由乡村进入城市。原来相对封闭的文化传承空间转变为城镇里居民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民俗传承的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布迪厄曾对场域进行了界定: “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 ,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 。”
文化传承空间作为一种场域,其中文化的各个要素之间必然发生联系。文化传承空间往往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与文化的积淀。历史上,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根据各自的居住环境、生存方式,形成特定的文化传承场域。例如,北方游牧民族的蒙古包、南方热带雨林民族的杆栏式建筑、东北渔猎民族的茅草屋等,既是这些少数民族群众的建筑文化,也是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场域。
文化空间承载着少数民族多种历史与传统信息,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在自然与社会两种文化空间里不断积淀而形成的产物。
近年来,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新的社会变迁活动,促使部分少数民族由游牧走向定居、由乡村融入城市、由山区进入城市。这些重大变革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其中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居住空间的转变,改变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文化传承空间。搬进安置地的少数民族,从表面看来生活逐渐现代化,但是他们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以后的出路在何方。他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尤其与宗教相关的各类文化形式,在传承过程中由于文化空间的改变而中断,进而影响了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对此,有学者指出: 首先,城市化建设改变了少数民族群众长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影响。其次,城镇化导致人口流动的频率增大,文化传承秩序受到阻断。再次,工业产品的日益丰富,使得很多民间手工艺品的消费逐渐萎缩。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产生了影响,促使民族文化的生存载体逐渐脆弱。
最后,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发生断裂,民族文化传承人会越来越匮乏。由此看来,城市化进程对于少数民族社会产生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无论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都会产生影响。
第二,城市化进程与少数民族宗教生活变迁。宗教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宗教社区有着密切关系,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少数民族宗教社区的固有结构产生了冲击。宗教社区与民族社区具有一定交叉,很多民族社区往往也是宗教社区,因此可以合称为民族宗教社区。民族宗教社区内部往往由一些具有固定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群众构成。在这样的社区内部,一般有一个或多个相对固定的宗教。不同宗教信众或者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派别的教徒共同组成了这样的社区。民族宗教社区往往比较封闭,大多位于山区或者传统村落。
在民族宗教社区内部,由于长期的居住格局以及宗教信众的之间的交往结构,社区内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传承性。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许多民族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餐厅的设计布置.doc
- 大力发展油茶特色产业 建设武陵山区绿色油库.doc
- 大同市云中水泥公司节能项目申请报告.doc
- 电力系统仿真综合设计报告模板.doc
- 发展低碳经济的环境经济政策探讨.doc
- 高中物理教学中和谐课堂的构建应用研究.doc
-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doc
- 黑里河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汇报.doc
- 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doc
- 会昌县中医院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