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研究
永州市零陵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汇报
2010年12月
一、零陵区基本情况
零陵、永州,一地二名,位于湖南南部,地处潇水和湘江两水汇合处,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山川秀美,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全区总面积1959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28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4.8万人。2010年,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05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4.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4亿元、49亿元、35.6亿元,分别增长5.5%、20.2%、14.5%。完成财政总收入4.0亿元,增长4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600元和6365元。
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卫生管理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指标,经自查,我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11项标准均达到要求。
(一)爱卫组织管理坚强有力。历年来,区委、区政府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区政府常务会议每年听取爱国卫生有关情况汇报至少2次以上,区长、爱委会主任每月召开创卫工作例会2次以上,研究解决爱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34个委员部门组成,区长任爱卫会主任,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分别任副主任,由经验丰富的专职领导担任爱卫办主任,办公室按要求配备了4名专职工作人员,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财政将爱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根据爱卫工作需要,逐步增加爱卫工作经费,保证了爱卫工作需要。区爱卫办为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各街道、居民社区也相应配有爱国卫生工作专(兼)职人员,形成了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三级爱卫组织机构网络。年度爱国卫生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管理规范,有力地保证了创卫工作的开展。
(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设立了区健康教育所,健全社区健教室,配备了专(兼)职健教人员和必需设备。城区学校建立了健康教育室,医院建立了院、科、病室三级健教网络,有专(兼)干负责健教工作。近三年来分别召开了学校、社区、行业、医院的培训会,培训健康教育人员1000人次。统一印发了学生健康教育教材,并配发整套有声读物,城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为100%,达到“五有”要求。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医院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均符合省级卫生城市标准。
(三)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制定并实施了《零陵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城区街道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做到了全方位、全天候保洁;城市生活垃圾做到了容器化收集、密闭化运输、无害化处理,统管统运,日产日清;城区公厕共55所,布局合理,数量达标,建造标准,管理规范。城区现有垃圾中转站11座,街头果皮箱1365个,环卫专用车57辆;城区街道建筑物整洁美观,基本无乱贴乱画、乱设摊点,车辆停放有序,无残垣断壁、乱搭建、暴露垃圾渣土和卫生死角,无违章饲养畜禽现象。临街广告、牌匾规范美观,整洁有序;临街店面“门前三包”落实率达100%;城市集贸市场、建筑工地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整洁卫生;城区主次干道、小街小巷路面硬化无坑洞,上下水贯通,雨、污水分流;路灯亮化率达到96%以上。城市绿化、美化达到要求;河道卫生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水面、岸坡无垃圾、无杂物。
(四)环境保护指标达到要求。制定了《零陵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城区设有4个空气自动监测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90%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仅55dB;近三年来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五)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全面达标。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及“五病”调离率均达到100%。“五小”门店通过集中整治、频繁监督,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全区有2座自来水厂,3家二次供水单位,自来水出厂水卫生合格率为100%,生活末稍水五项指标合格率达到100%。
(六)食品卫生监督成效显著。严格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加大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力度。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场所)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健康培训证持证率达98%以上,食品索证、索票台帐制度的覆盖率达100 %,监督覆盖率、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率、“五病”及时调离率每年均保持100%。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及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均达100%。制定了《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体系及制度健全,近两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全区无农产品农药、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现象,药物残留的超标得到了有效控制。生猪、牛、羊、禽类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
(七)传染病防治工作卓有成效。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