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阮籍本真存在的诗性建构.doc
阮籍:本真存在的诗性建构
摘要: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阮籍直视惨淡的社 会人生,面对短暂的个体生命,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 其诗文亦处处涌动着难以抑止的生命张力,以及于现实和理 想之间抉择的痛苦。在其自我追问的过程中,阮氏最终找到 了自我存在的精神家园,建构了本真自然的诗性生存方式。
关键词:阮籍;自然;道;生命;本真存在;生存
生存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生存”就是人的本然状 态,只要不死,他就无法逃避生存。人们只能立足于自己的 生存活动去解答生存提出的问题,去探索宇宙人生之道[1]。 正如海德格尔所说,‘此在总是从它的生存来领会自己本身; 总是从它本身的可能性——是它自身或不是它自身——来 领会自己本身。”只是被当下的此在自己以抓紧或耽误的方 式决定着。生存问题总是通过生存活动本身才能弄清楚。” [2]阮籍面对黑暗现实的悲剧,面对残酷现实对社会人生提 出的诸多难题,表现出深沉的生存悲剧感。其虚无的生存之 感,对人生无常、生命有限的忧患与抗争,体现了主体对生 命的眷恋与执著,对生存的审视与反思。读其诗文,一股强 烈的生命张力时时喷涌而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像一条血脉 流动于阮籍思想的始终。阮氏把审美艺术活动在最根本的意 义上与人类的生存活动等同起来,凸显出个体激越的生命情 绪,试图从无限而不是从有限,从超然而不是从必然的角度 阐释人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美学意蕴。
1、生命主题的沉吟
生命主题是贯穿文学史的基本母题,深受历代文士们的 青睐。然而每个时期的主题都烙下了时代的影子,表现在外 在形式上也有所差别。如《古诗十九首》的很多作品通过爱 情表现一种生命意识;建安文学则流露出文人们建功立业的 进取精神,实现社会生命的永恒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到了正 始这个“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时代,社会分裂动荡, 人心叵测,原来所追求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信仰显得极其虚弱 甚至出现危机。文士们济世理想终成泡影,终日惶惶恐恐, 只能以魏晋风度来证明他们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悲剧,以狂 放的行为来做最后的抗争。这是阮籍代表作《咏怀诗》走向 深沉和隐晦的一个重大契机和极好注脚,诚如钟蝶《诗品》 所言:‘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厥旨渊放,归趣难 求”。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用灰色的笔调描绘了一种灰 暗的人生境况,其突出的命意则是人生存在的悲剧,表现了 当时充满悲观、虚无、危机、焦虑、绝望、荒诞的时代精神, 也描述出作者孤独无奈的痛苦生存心境及对社会人生的深 刻反思:“一日复一日,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 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3]
当时统治集团在政权的激烈角逐当中,对正直的知识分 子和政敌进行残酷的杀戮,名士们时有身首异地之忧。残酷 的现实和生命本身的短暂这双重的阻力,在阮籍的心里激荡 起强烈的生命情绪,并陷入痛苦的冥想当中。社会充满危机 和陷阱,充满罪恶和荒诞,一切变化不可把握捉摸。阮籍的 一生如履薄冰,生活于悲剧之中难以摆脱种种灾难,生存的 状态充满了惶恐、烦恼和焦虑。萨特曾指出,“人的最真实 的存在是处于孤寂、苦闷、绝望等阴暗低沉的情绪下的存在。 这正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人在造就自己 的过程中,总是处于一种动荡的、不安宁的、茫然不知所挫 的状态。人对自己的选择无规可循,对自己的未来无法预见。 因而人总是感到孤寂、烦恼、绝望。” [4]阮籍的烦恼和焦 虑是人类的普遍情绪,而这个普遍情绪又在那个特殊的时代 显得更加的突出,是关于活着的痛苦呼告,是生命孤独的体 验。他在诗中发出沉重感叹:“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 西北飞,飞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5]
独自做在高高的空堂上,遥望茫茫的天地间,唯见孤鸟、 飞兽,整个世界似乎找不到可以倾诉心语的人。诗人以强烈 刺激的画面,勾勒出了一位诗意的孤独者独自沉吟的形象, 阮籍的整个身心都忍受着“徘徊空堂上,切怛莫我知”的孤 独哀伤愁绪的煎熬。这是一种深沉的“忧生之嗟”,其根源 于人的本能之被压抑而产生的精神失调、苦闷的情感,是追 求自由的阮籍与严酷的现实环境对其进行种种束缚、压制而 激发的矛盾。用存在主义的语言言说即是,由于个人总是维 系于他人,结果个人成了他人意志的玩偶,个人的本性脱身 而去,被一个异己的他人占有了。于是,不尽烦恼滚滚而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阮籍的出仕还是写“劝进表” 的行为,都是当权者对其人格自由的剥夺,是不得已而为之。 于是,惶惶不可终日的他,失去了 一颗平常心,整日徘徊无 语,只能“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这种苦痛情结在他的其它诗作中亦十分凸显,如《咏怀诗》 第一首:“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pptx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六单元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pptx VIP
- Unit 8 Colours(Wrap up and assessment) 表格式教案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df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pdf VIP
- A319销钉工具查询举例.pdf VIP
- 酒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docx VIP
- 美国杜邦VORASURF™ DC 193 Additive MSDS英文报告.pdf
- 全回转施工简述--宜春推介会.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