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何休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洪廷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何休公羊学的大一统思想(洪廷彦).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00:23 这《公羊传》, 它在汉朝的时候, 汉朝的时候历史发展到什么, 就是中央集权统一的 一个多民族国家, 这和那个秦朝以前不一样。 00:53 汉朝是中央集权的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实行的是郡县制。 它呢,刚才讲了 这一点还是很重要, 就是说它是反对大臣攥权, 它要集中权力给皇帝攥权。 01:23 那么,集中权力于皇帝, 谁来当皇帝呢? 谁有资格来当皇帝呢? 这个也是《孟子》首先讲的, 孟子说“天子能鉴人于天”。 说这个做天子的人哪, 能够推荐一个接班人, 01:53 向天推荐。 从前有尧舜,唐尧, “尧荐舜于天”, 唐尧把舜,虞舜荐给天, “匹夫而有天下者”, 02:23 就是一个匹夫, 普通的一个匹夫, 匹夫这种人能够得天下, 他的道德, 他必须像尧舜一样。 而以天, 又经过天来推荐, 而有天荐之者,推荐的。 你有道德还不行, 你还有天来推荐。 02:53 他说“天与贤,则与贤”, 天要推荐一个人, 推荐贤人来当天子, 那么就给贤人。 如果天,说是要给 传给儿子,那就给儿子。 他说夏禹王, 夏禹治水有功, 他不仅不推荐人了,推荐别人, 而给他儿子接班了, 那么天也得接受。 03:23 说“天与子,则与子”, 可以让儿子来做接班人。 说“天之所废,必若桀纣”, 那么一代一代传下去, 夏禹以后, 这就是传给儿子, 儿子再孙子这样子传下去。 他已经坏到什么程度呢? 坏到像桀纣, 夏桀,坏到夏桀这样的人, 03:53 坏到殷纣王的程度 这个把他废掉。 不然的话, 你还是让他一代一代做下去, 这是孟子讲的。 这样呢, 你做老百姓的,做大臣的, 只能服从这个皇帝。 这个《孟子》里头讲的。 04:23 这是天命论。 这个天命论, 影响到再后来《公羊传》。 但是,这实际上, 经常做皇帝的,做君主的, 04:53 常常出现不好的人做皇帝。 怎么办呢? 还允许行权。 它有一套理论, 《公羊传》有一套理论。 行权,权是什么? 拳头的拳。 权是什么呢?是秤砣子, 秤砣子就是权, 秤砣子是衡量轻重的东西。 权,衡量轻重, 这解释成为权变, 05:23 就是这个变化, 权宜之计的意思。 你这个皇帝、君主不好, 到一定程度, 你这个做大臣的, 如果从安定国家的 总的原则出发, 你也可以把他赶走。 只要是你有利于国家的安宁。 05:54 因为孟子说了, 君为轻,民重君轻, 社稷次之,老百姓重, 社稷比国君还重。 他所以说, 《公羊传》进一步讲, 你这个国君不好的时候, 你这个大臣哪, 从安定国家的总原则出发, 06:24 你可以把他赶走。 或者采取一定的措施。 这个《孟子》书中, 讲了这么一个权宜之计的意思。 权,他说那个男女授受不亲, 男和女的授受不亲, 这是礼, 06:54 这从礼上讲是男女授受不亲, 这是原则。 “嫂溺,援之以手”, 可是你家里的嫂子, 落在水里头, 落在水里头, 你还得用手, 去把她拉上来,救他, 这是灵活运用, 对嫂子有好处, 应该这样做, 这是权宜之计,这是允许的。 虽然违反了 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 07:24 但是,还是应该把她拉上来。 但是孟子, 《伊尹书》就讲了, 说这个商汤的孙子, 商汤的孙子叫太甲 这个人即位了。 即位了以后, 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引起诸侯不满。 07:54 这样,商朝这个危机很重, 但是有一个大臣叫伊尹, 伊尹把这个太甲, 这人家是天子,太甲 他居然把他关起来, 放置于桐宫, 把他在桐宫这个地方关了三年, 让他闭关自我检讨, 08:27 关起来,让他在那里, 自己想想有没有错误。 三年以后,这个太甲醒悟了, 再来当政, 结果,做得很好。 所以孟子称赞, 伊尹这个人,贤人。 08:58 那么可见可以用权宜之计, 可以把这个国君 用这样的办法来处理。 那孟子讲这个例子的时候, 他并没有说我是行权。 但是, 《公羊传》的何休就讲了, 何休说这就是行权, 就是权宜之计, 所谓权宜之计, 反于经而善, 09:28 反于经,从经义道理来讲, 是违反这个经义原则, 但善,效果是好的。 他举的,另外举个例子 他说郑国,春秋时候的郑国。 郑国有个贤人,贤相, 叫做蔡仲。 这个蔡仲, 他把一个坏的国君叫郑厉公, 09:59 郑厉公不怎么样,这个人, 他把他赶走。 这个《左传》里头, 把这个事情讲得很复杂, 这个怎么、怎么。 后来,赶走了以后, 后来另一个人立这个郑昭公。 郑昭公 这个郑昭公来了以后, 在政治上很好,搞得很好。 10:29 所以《公羊传》说, 蔡仲这个人行权,是贤人。 他是知权的, 知道有权力之事, 蔡仲知道国家重,国重君轻。 10:59 所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