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渭河北岸宝鸡段黄土台塬边斜坡地貌过程及其力学响应机制.doc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近纪盆地内旋转-平推式滑坡聚集规律与机理研究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220088)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
作者简介:辛鹏,男,1984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滑坡形成机理研究。E-mail: HYPERLINK mailto:xxiinnpp@126.com。通讯作者:石菊松,男,1977年生 xxiinnpp@126.com。通讯作者:石菊松,男,1977年生。 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E-mail:shijusong@126.com
辛鹏1),董晓娟2),吴树仁1),石菊松1),王涛1),梁昌玉1)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
2)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3 )
内容提要:旋转平推式滑坡在世界各地的新近纪盆地内广泛分布,致灾风险极高。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梳理了该类滑坡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空间分布和变形方式,通过取样测试与数值模拟计算,探讨了旋转-平推式滑坡近水平滑动带的变形机理。研究表明:(1)旋转平推滑坡集中于东北缘新近纪泥岩盆地内,其活动强度受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自高原腹地至边缘盆地,滑体体积逐步减小;(2)滑坡均由高黏粒含量、超固结新近纪泥岩组成,趋向剪胀、渐进性破坏。在河流的侵蚀塑造的近水平剪切应力环境下,薄层剪切带内摩擦角小于10o,剪切带内随机排列的黏土颗粒的逐步定向,呈现韧、脆性变形;(3)滑动带的蠕变、裂隙扩展与地下水的增湿加速材料的流变,滑面沿粘粒含量高、碳酸钙含量低的软弱层扩展。滑带内粘土矿物蠕变、裂纹的扩展,导致宏观变形逐步积累,剪切面逐渐形成,是滑坡变形的动力因素之一。
关键词:青藏高原;新近纪盆地;旋转-平推式滑坡;聚集规律,机理
旋转-平推复合型滑坡在世界各地的新近纪盆地内广泛分布,如地中海地区的西班牙Duero盆地(Michael, 2000;Yenes et al. ,2009)。滑体后缘滑面呈弧形,中前部滑床近水平,体积巨大,致灾风险极高。青藏高原东北缘新近纪泥岩盆地是旋转-平推式滑坡群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部分滑坡持续活动,威胁到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营及生命财产。如黄河上游地区西宁盆地的乐都张家庄巨型古滑坡体于2016年1月18日渐进复活变形,迫使穿越该滑体的兰新高铁中断运行近半年;其下游临夏盆地的洒勒山滑坡,1983年剧烈滑动,造成273人伤亡(Su Bocen,1986);天水盆地内G30高速经过的红罗村滑坡2013年汛期复活,致使1.2Km长的路面地基下沉变形;包括近期发生的蓝田县华胥村新滑坡,体积达到800×104m3,其滑动彻底毁坏了居民房屋。
旋转-平推滑坡的形成受近水平滑面控制。滑体后缘的弧形滑动面的旋转破裂满足库伦摩尔准则,而近水平滑动面的平推滑动需极低角度的内摩擦角(0-10 o)与水平应力环境,现有理论还难以有合理的解释(Yenes et al. ,2009; Caterina et al. ,2010,2013; Shi Jusong et al. , 2012),多停留在猜测阶段。Skempton率先提出在反复剪切作用下,黏土矿物中的纯蒙脱石的内摩擦角为5o,伊利石为10 o,高岭土为15 o(Skempton,1964,1985)。而对水平应力环境的形成,有三种观点:其一,近水平剪切面形成受软弱层控制,高应力集中的滑动塑性区选择滑床附近的软弱层面扩展(Hu Haitao et al. , 1965; Li Bin et al. , 2009);其二河流沟谷侵蚀深度达上百米,超固结泥岩的卸荷回弹作用引起沟谷应力的调整(Michael, 2000 ; James ,2001);其三,气候的周期性变化,特别是湿润气候、干湿交替环境的出现,引起泥岩强烈的膨胀、收缩循环,如宝鸡簸箕山滑坡(Xin Peng et al. , 2014)。这些研究受精度、认知程度的局限,缺少对滑体形成的地质环境的对比分析。
旋转-平推式滑坡聚集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新近纪大型泥岩盆地内,特别是西秦岭断裂带以北地区,与该地区特殊的地貌过程有关。为滑坡在此聚集发育的规律与形成机理,论文以滑坡的几何应变特征解析为基础,探讨了影响近水平滑带变形的3个核心问题:(1)旋转平推滑坡在东北缘地区的时空分布与强度衰减规律如何?(2)近水平滑动带形成的控制性因素是什么?(3)近水平滑动带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耦合过程是什么?
1 区域构造地貌背景
新生代晚期以来,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塑造了东亚地质环境、气候格局。东北缘及影响区的新近纪泥岩盆地呈断块状梯级下降,形成特殊的盆岭结构(图1)。受此影响,区域地壳的深层变形以整体隆升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YX-QEHP-39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B0(工厂体系文件模板).doc VIP
- 03~04_项目融资模式之BOT项目.ppt VIP
- 团章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中考真题作文解读:此刻,你不一样(威海)(写作指导+例文展示+名师点评).docx
- 小学一年级学习计划..doc VIP
- 包头市户外广告和牌匾设置技术标准标准DB 1502T006—2020.pdf
- 网络直播带货主播能力模型构建研究.docx VIP
- 淮阴工学院班主任工作手册.doc VIP
- 2024年新改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专用).docx
- 2025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