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低出生体重儿护理查房 病 例 摘 要 一、病例摘要 1、简要病史: 患儿,男,30分钟,系G1P1,胎龄28+2周,于2008年2月10日0时5分于妇产科顺产勉出,出生时脐带绕劲2周,体重1.25kg,于1:00时收儿科NICU住院,入院后患儿呼吸浅促,不规则,且頻繁出现呼吸暂停,于2月17日开始呼吸暂停次数减少,2月26日未出现呼吸暂停。于2月10日开始出现新生儿硬肿,2月13日硬肿消退。2月12开始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月18日黄疸消退。 一、病例摘要 2、入院时查体: 体温不升,HR122次/分,R45次/分,体重1.25Kg,反映低下,哭声低微。早产儿貌。前囟1.0×2.0cm,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头罩吸氧下,口唇有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减弱,无干湿罗音。四肢肌张力低下。 3、入院诊断: 极低出生体重儿 ? 二、主要辅助检查及结果 1、(2008-2-10)血常规: 白细胞 (WBC) 13.4×109/L ↑ 红细胞 (RBC) 4.3×1012/L 血红蛋白(HGB) 164g/L ↑ 血小板 (PLT) 229×109/L ? 二、主要辅助检查及结果 2、(2008-2-10)血生化: 钾 ( K ) 6.63mmol/L ↑ 钙 (Ca ) 1.76mmol/L ↓ 二氧化碳结合力 18.1mmol/L ↓ 总蛋白 (TP ) 34.9g/L ↓ 白蛋白 (ALB) 21.2g/L ↓ 球蛋白 (GLB) 13.7g/L ↓ G-6-PD 4988mmol/L ?3、大小便常规未见异常。 ? 三、治疗原则 1、成立特医特护小组,置暖箱保护性隔离; 2、保暖、复温; 3、维持正常呼吸,抗感染,预防颅内出血; 4、合理喂养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5、病情稳定后予以康复治疗。 ? 护 理 评 估 一、健康史: 患儿系G1P1,胎龄28+2周,出生体重为1.25Kg,于2008年2月10日0时5分在本院妇产科顺产娩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均评10分。大小便未排,未开奶。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其母否认妊娠期病毒感染史,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否认妊娠后期高血压病史。 二、症状及体征: 早产儿貌,全身皮肤红润,薄嫩。耳廓软骨缺乏。双肺呼吸音浅弱,无罗音。四肢肌张力低下,指(趾)甲未达到指(趾)端,足底光滑,纹理少于1/3。握持反射与拥抱反射减弱,吸吮反射与觅食反射未引出。双侧睾丸未降至阴囊。 ? 三、辅助检查 1、血生化:2008-2-10二氧化碳结合力、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下降。 2、胆红素: 2008-2-12皮测指数升高:头17.4,面16.2,胸15.6,予单面光疗退黄。 2008-2-15血总胆红素218.8μmol/L,间接胆红素189.70μmol/L。 2008-2-19复测:皮测指数:头9.4, 面12.4,胸11.6,皮肤黄染消退,停止光疗。 2008-2-21复查:血总胆红素170.9μmol/L,间接胆红素157.50μmol/L。 三、辅助检查 3、2008-2-15 血常规: 新生儿于生后5-6天 ,粒细胞比例与淋巴 细胞比例基本相等,而此时患儿的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粒细胞比例降低。 血生化:血糖下降。 4、2008-2-27 血常规: 血红蛋白(HGB)94g/L↓, 红细胞(RBC)2.43×1012/L↓, 红细胞压积(HCT)24.7%↓。但患儿全身皮肤红润,无面色苍白及四肢甲床发白。 血生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降低。 四、社会心理状态 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高,住院时间长,经济负担重,家长担心费用及患儿病情的预后问题。 ? 护理诊断及问题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有关。由于患儿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暂停。且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二、低体温: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少、散热多有关。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棕色脂肪含量少,提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或者保温不及时,造成产热少、散热多,易发生低体温。 三、营养失调:与吸吮、吞咽、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早产儿吸收力弱,吞咽功能差,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也易引起溢奶及呛奶。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少,消化吸收功能差。因此,早产儿易出现喂养困难,营养缺乏。 护理诊断及问题 四、潜在并发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