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中培养关键能力的研究
在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中培养关键能力的研究
社会科学系 杨梅 金常德
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职毕业生不仅可以“零距离”适应现有的工作岗位,在谋求职业时具有更大的流动性,还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技术变革、岗位变换和创业等需求,具备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全面落实我校“工厂化办学,办工厂化大学”的办学理念,我校在《“十二五”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中也明确提出要“真正实现学生基本素养、关键能力、核心技能的均衡发展。”为此,本课题着重就如何在人文通识课中培养关键能力进行研究。
一、关键能力的界定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人,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的人,所以,职业教育除了应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与知识两方面本领的专业能力以外,还应掌握一种与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有区别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体现为对岗位群的适应性,对新岗位的可迁移性,对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非专业能力”、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等的综合。因此,“关键能力”的获得是学生个人发展的产物,是无法模仿的,能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1.国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关键能力”的概念是德国劳动力市场专家梅尔腾斯先生于1974年提出的。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到20世纪80年代,德国形成了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的概念,并于1987年写入了德国职业培训条例中。职业行动能力是关键能力更高一级的能力概念,在德国专家劳尔·恩斯特看来,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行动能力应包括三项能力:一是专业能力———会全面、系统、综合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方法能力———掌握并具有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需求;三是社会能力———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和组织纪律性等。
英国对关键能力的提法较多,大多称为核心技能(Core),意思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能力,又形象地称其为“可携带的技能(Skills )”。1999年,英国资格与课程当局确定了职业教育的关键能力有六项PortableSkills: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学习与业绩的自我提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美国劳工部为实施《2000年美国教育战略》提出了未来劳动者应具备的五种基本能力:合理利用与支配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此外,还提出应具备三种素质:基本技能(读写算、听和说)、思维能力、个人品质(责任感、自信心、社交)。
澳大利亚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目前也开始对完成义务教育后的青年进行就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并有把这种一定量的“关键能力”培养纳入义务教育趋势。他们提出的“关键能力”包括:(1)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2)交流信息的能力,(3)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4)与工作伙伴合作和交流的能力,(5)运用数学和基本技巧的能力,(6)解决问题的能力,(7)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
2.国内的研究情况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教育界开始重视关键能力的培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宇教授也认为人的能力分为三层: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核心(关键)能力。后者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是从事任何职业或工作都离不开的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鉴定中心在2007年就专门制定了《职业核心能力培训测评标准》(试行),该标准中的核心(关键)能力共包含了八项内容: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我国学者也对关键能力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有人认为,关键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交流能力”;也有人认为,关键能力应该包括“与他人交流、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反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关键能力的内容构成的解释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关键能力所强调的是工作的胜任力和职业的适应性;关键能力的内涵不仅仅是个体的一般智能结构,如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而且还应包含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如与人交往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业管理(第5版)张玉利_课后习题答案.pdf
- 平面国----优质课件可编辑.pptx VIP
- IPC9151C2010印制板工艺产量质量和相关可靠性PCQR2基准测试标准和数据库.docx VIP
- 大学生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职业规划.pptx VIP
- 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 - 孙汉虹.pdf
- 福建省福州市乌山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版.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含听力).docx VIP
- AP1000失去主给水事故模拟.docx
-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安装监理组织方案.docx VIP
- GB 4706.1标准解读_从模块上分析标准结构 -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系统.xls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