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课 北魏孝帝改革
第3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纲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堪其苦。 材料二 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采。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6分) 一、背景: 1、政治上:社会矛盾尖锐 2、经济上:鲜卑族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3、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北方 (2)冯太后和孝文帝仰慕汉文化,锐意改革。 二、目的: 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 缓和社会矛盾; 巩固北魏的统治,促进北魏的发展。 三、内容: 经济上: 1、均田制(核心) 2、租调制 政治上: 3、三长制 4、迁都洛阳 5、整顿吏治 社会生活:6、移风易俗 四、评价: 1、性质: 2、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从材料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12分) 2、作用: 政治上:有利于加快鲜卑族封建化,巩固统治 经济上: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北方经济的恢复 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3、局限性: 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如大定族姓,移植了魏晋门阀士族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激化了社会矛盾; 丢掉了本民族长处,如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军事力量 材料一 (1)你认为材料一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 材料二(商鞅法令)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攫钮(指农具),虑有德色(指脸上显出给父亲恩德的表情);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指恶语相加)。……其慈子耆利(指爱自己的孩子、贪求财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 材料三 拓跋宏,这位非常类似二十世纪凯末尔的君王,以无与伦比的魄力,把鲜卑文化抛弃,对于汉文化,以充满敬慕的心情,毫发不遗的全部接受。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孝文帝“全部接受”汉文化的实质是什么?(2分) (4)据上述材料,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都不同程度上进行了“移风易俗”,分别指出这二次“移风易俗”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迁都洛阳 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2、如何迁都?说明了什么? 3、迁都的意义? * 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宋齐梁陈 东汉 隋朝 魏晋南北朝(220—589) 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根本原因) 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4、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胆略和卓识、以身作则及其坚定的信心.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 孝文行改革,旧俗尽扫光。 均田加俸禄,南迁到洛阳。 鲜卑封建化,民族融合强。 知识总结: (1)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2分)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2分) (2)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导致社会风气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与商鞅推行的哪些改革措施有关?(4分) (2)变化:人伦失常,亲情失和;贪财求利,自私自利。(每点2分,共4分) 措施: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每点2分,共4分) (3)实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2分) 商鞅变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社会的封建化,加速民族融合进程。(每点2分,共4分) 材料一 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 ,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他还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