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贡献9.docVIP

宋美龄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贡献9.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美龄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贡献9

宋美龄对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有何贡献 景 生 明 西安事变发生后,蒋介石因其反动的阶级立场及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对张、杨、中共意向的疑惧),采取了不合作的顽固态度,甚至一度绝食,写下了遗嘱,并企图分化张、杨,寻机逃走。南京方面,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左右了局势,对西安进行“讨伐”,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由于南京方面封锁消息,外界不明事变真相,使张、杨承受了巨大压力,致使事变的解决陷入僵局。在此关键时刻,宋美龄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力阻武力“讨伐”,防止事态恶化,使其向有利于和平谈判的方向转化。 国际上,对西安事变的发生,明显分成两种倾向: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借机扩大内战,日本外相公开威胁南京“绝对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英美则从自身在华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苏联对事变真相作了错误报道,但也主张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宋美龄正在上海寓所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身份主持会议,接到西安事变的消息,“震骇莫名”,冷静下来后,她很快形成了明确的看法:“力主不流血和平解决”。13日晨与孔祥熙一同赶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中央会议。 12月12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连夜召开联席会议,做出三项决定:1、孔祥熙以行政院副院长代行院长职务;2、褫夺张学良本兼各职;3、武力讨伐张、杨“叛变”。13日,南京派飞机轰炸华县、渭南。16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正式决定“讨伐”张、杨,并推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下达“讨伐令”,先后调二十个师进逼潼关,派飞机轰炸渭南、华县,且驻洛阳东北军炮兵第八旅旅长黄永安拒不执行张学良阻止中央军西进的指示,向国民党驻洛阳军事当局告密,并表示愿听从南京指挥;驻大荔的十七路第四十二师师长王劲哉不听杨虎城指挥,公开通电反对西安事变。由于他们的叛变,致使潼关、洛阳防线不攻自破。“讨逆军”越过潼关,进驻华阴、华县,迫近渭南,威逼西安。 在国民党中央会议上,宋美龄与何应钦进行了尖锐斗争,指斥其“措置太骤“,反对武力讨伐,何则斥宋是“妇人之见”,只知营救丈夫,宋美龄反复申辩,此次事变“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其为作乱之叛变所可比拟,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为特殊之形势,倘处理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力主“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解决。”申述:“委员长之安全,实与国家之生命有不可分离之联系,此余之所以主张,必用和平方法以保证其安全也。” 宋美龄在南京与“讨伐”派进行坚决斗争,她亲自召开黄埔系军官和空军人员会议,以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身份电令洛阳空军,让他们不要听何应钦的命令。她还相继会见苏、美、英等国大使,以外交途径进行斡旋,向亲日派施加压力,四大家族核心人物孔祥熙也进行和平努力,这些活动延缓了形势的恶化。17日中午,宋子文从上海抵达南京。下午3时,宋子文访晤何应钦,传达了张、杨的意图、蒋介石停战命令,何同意和平谈判,蒋介石也根据宋美龄的信中意见,向何应钦下达了三天内停止军事冲突的手令,手令由张学良委托被扣大员蒋鼎文于18日送抵南京何应钦手中: 敬之吾兄:闻昨日空军在渭南轰炸,望即令停止。以近情观察,中正于本星期六日前可以回京,故星期六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为要!中正手启,十二月十七日。 蒋鼎文还表示:不能使南京、西安之间裂痕日见加深,慢骂广播、恶意报纸论文都应该停止。所有这些使何应钦不敢轻举妄动。宋美龄以其特殊身份,在遏制亲日派恶化事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 二、沟通三方联系,促蒋态度转变。 西安事变发生当天,离开上海前,宋美龄赶到二姐宋庆龄家哭诉,祈求宋庆龄与共产党人直接联系,以确保蒋介石的安全。通过宋庆龄与中共上海地下党员潘汉年取得了联系。当晚,宋美龄在南京会晤潘汉年。 由于南京政府封锁了事变的有关消息,切断了与西安的一切通讯和交通,对西安广播的张杨八项主张,用强大电波进行干扰;相反,不断制造流言蜚语,混淆社会视听。宋美龄当即要孔祥熙打电报给张学良,要求张指定一处电台,以便随时取得联系。接着宋美龄又发电报给张学良,说她准备派端纳前往西安,居中调解。宋美龄与张学良取得联系后,派端纳(澳籍英人,蒋介石顾问)、黄仁霖(翻译)于13日午后经洛阳飞往西安。14日下午飞抵西安,带去了宋美龄给张学良、蒋介石的信,了解了张、杨发动事变的真实意图,及蒋介石的处境。宋美龄在信中对蒋介石婉言规劝开导,并透露南京“戏中有戏”,蒋介石态度开始有所转变。14日晚,宋美龄接到端纳来电,称“委员长平安。” 16日,端纳在洛阳接宋美龄长途电话指示后再飞西安。 接着,宋美龄又接到张学良来电,邀其亲赴西安。对此,亲日派大肆攻击,说张企图诱孔、宋入陕作人质,宋美龄予以激烈驳斥,坚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决心。 在对待被扣押的蒋介石的问题上,中共中央的决策也有个发展的过程。12月15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