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1.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与脊髓反射 2、?牵张反射 3、多突触脊髓反射 4、 脊休克 1.脊髓的运动神经元与脊髓反射 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活动--膝反射、腹壁反射等;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α 神经元 大小不等,胞体直径25-150 μm。其轴突支配梭外肌 γ神经元 较小,胞体直径15-25 μm。分散在神经元间,支配梭内肌,兴奋性较高,常持续放电调节肌梭敏感性。 什么是运动单位 (motor unit) ? 一个运动神经元和由它的轴突末梢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单突触反射 脊休克 有许多反射可在脊髓水平完成。然而脊髓的活动经常在高位中枢的控制之下,故其本身独自的功能不易表现出来。为了解脊髓本身的功能,常在动物中采用将脊髓与延髓之间离断的方法进行研究。 脊休克: 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断面以下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1)脑干网状结构的易化区和抑制区 (2)去大脑强直 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1)状态反射 (2)翻正反射 (三)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它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人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例如在清醒猴记录苍白球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可观察到当肢体进行随意运动时神经元放电有明显的改变,说明其与随意运动有关。 (五)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 1、主要运动区 在灵长类动物,大脑皮层运动区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相当于Brodmann分区的4区和6区。它们接受来自关节、肌腱及骨骼肌深部的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在空间的姿势、位置以及身体各部分在运动中的状态,并根据这些运动器官的状态来控制全身的运动。 锥体外系的皮层起源 几乎包括全部大脑皮层。主要来源:顶额叶感觉运动区,辅助运动区;起源与锥体系互相重叠;一般属中、小型锥体细胞,轴突短,多次接替,经网状、顶盖、红核、前庭、橄榄脊髓束→脊髓运动N元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所以自主神经系统也称内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也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事实上,自主神经系统应包括传人神经和传出神经,但习惯上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且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感受器定义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⑶ 运动柱: 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神经元呈纵行柱状排列,组成大脑皮层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运动柱。一个运动柱控制同一关节的几块肌肉的活动,而一块肌肉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运动传导通路 ⑴ 发起随意运动的下行通路(锥体系): ① 皮层脊髓束:由皮层运动区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分为皮层脊髓 侧束、皮层脊髓前束。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A.皮层脊髓侧束(在延髓交叉):皮层脊髓束中80%的纤维在延髓锥体交叉到对侧,沿脊髓外侧索下行,贯穿脊髓全长,终止于脊髓前角外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 功能:控制四肢远端肌肉,与精细 的、技巧性的运动有关。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B.皮层脊髓前束(在延髓不交叉):皮层脊髓束中20%的纤维在延髓锥体不交叉,沿脊髓前索下行,一般下降到胸部,大部分逐节段在脊髓前连合交叉,终止于对侧脊髓前角内侧部分的运动神经元。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功能:控制躯干和四肢近端肌肉,尤其是屈肌。与姿势调节和粗大运动有关。 ② 皮层脑干束:由皮层运动区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 特征: ①交叉支配: (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 ②倒置分布: (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 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 ④功能定位精确: 1. 大脑皮层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 其他运动区 辅助运动区 (纵裂内缘及扣带回) 设计运动动作 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 (4区) (6区) 功能: 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肢体远端肌 肢体近端肌 双侧支配 第二运动区等 (5、6、7、8、18、19区) 协调随意运动 二、运动传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