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税务文化培训课件(ppt 104页)
中国传统文化与 税务文化建设;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请判断其中的一条虚假信息; 教师简介;讲座提纲: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
三、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四、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
五、税务文化建设;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一)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使整个社会形成风气,人人要注重个人修为,代代要敬天奉祖先,宣扬仁义,倡导伦理,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从而使社会保持一种稳定的秩序,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融洽的良好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杂交文化; ;博大精深——; 三教:儒教、佛教、道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即儒家、道家、
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
杂家、农家。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
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
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役、升秤(秤手)、媒婆、走卒、
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兼容并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中贵和——;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主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以人为本——;求是务实——;中国神话中的实用主义色彩;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汉语汉字 ——— 启智
诗词歌赋
琴棋书画(六艺)
中医武术
戏曲杂剧
烹饪酒茶
舞龙弄玉
经典著作(六经、诸子百家)——— 明理;传统文化的文学主题:
——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忠孝仁义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做人范本
《西游记》——勇
《三国演义》——谋
《红楼梦》——情
《水浒传》——义;做人其实很简单:四个字——
勇、谋、情、义
(有勇有谋,有情有义,人活着要有品味!);传统文化经典推荐:
1、《易经》; 2、 《道德经》 ;
3、《诗经》; 4、 《论语》 ;
5、《大学》; 6、 《中庸》;
7、 《孟子》 ; 8、 《庄子》 ;
9、 《墨子》 ; 10、《史记》
11、《孙子兵法》; 12、《韩非子》
13、《六祖坛经》; 14、《资治通鉴》;
15、《千字文》 16、 四大名著;二、传统文化里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家思
想,道、佛两教是最重要的丰富
和补充。另外,法家、兵家、墨
家等也是重要的营养来源。
;(一)儒家思想的政治总纲;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二)道教的主张;什么是道?;;(二)道教的主张;上善若水;思考题; “水”的德性;水的五种特性;中国道家的取舍之道;(三)佛教的哲学 ;“四谛”、“八正道”;八正道:亦称八支正道、八支圣道或八圣道。指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
(1)正见:对佛教教义的正确理解;
(2)正思: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考;
(3)正语;说话要符合教义,不说一切非佛理之语;
(4)正业:从事清静事业,采取正确行动;
(5)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生活;
(6)正精进:按照佛教教义努力学习和修行;
(7)正念:内心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8)正定:有定力,不受干扰,专心致志修行。?? ;四大皆空,因果报应;佛教强调: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人有三世——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佛教认为:过去一生的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
六道轮回——即人的生命现象和种类: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善果)
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恶果);正修之道——戒、定、慧
去五毒、戒五欲、断六尘:
五毒:贪、嗔、痴、慢、疑
五欲:财、色、名、食、睡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中国文化的特点:三教合一,三世齐修:
儒教——积极的入世(努力精进);
道教——淡定的出世(进得来出得去)
佛教——离苦的来世(苦尽甘来)
儒道佛的“三世”都是为了救世,价值观不同,但目标一致:
;儒家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有尊卑、地位之分,但应该都有尊严和廉耻,要有道德和正义感,追求的是人与人的和谐。
道家以天为本:强调的是人与天之间的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不可强为,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佛家以心为本:强调的是慈悲,着眼善与恶、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只有积德行善的人才能脱离苦海,最终涅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