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科学家精神.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赞科学家精神.PDF

Editorial 编者按 “评论”是媒体常见的内容形式之一,一般是对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评述,起到一定引导和导向作用。《中 国科学院院刊》作为国家科学思想库核心媒体,发挥期刊的引导导向作用是应有之义。自2019 年1 月起,本刊开设《评论》 栏目,邀请特约评论员就科技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等问题抛砖引玉,以期引发科技界就有关问题展开进一 步讨论。同时,也期待有更多有识之士向该栏目投稿,就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发表观点,在科技界形成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 礼赞“科学家精神” 本刊特约评论员 当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追求 的特质。在锁定科学问题后,成果产出往往要经历长 创新已成为共识,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新活 期的积累和沉淀,保持专注会让挫折不再折磨,时 动形态多样,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作 光不再枯燥,在岁月静好中与创新邂逅。古有李时珍 用,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创新矩阵。熊彼特在用 尝百草,徐霞客踏千山,今之南仁东、屠呦呦皆是一 经济学理论诠释市场创新行为时,称创新型企业家为 生为一大事来,这都为我们展现了专注之美、执着之 “行业的引爆者”,将企业家精神放在一个核心的位 力。“南仁东星”高悬苍穹,时刻提醒我们只有在静 置,认为正是企业家嗅觉敏锐、敢于冒险的特性,才 谧的心境中,在淡泊的情怀里,目光才能投向更浩瀚 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创造新业态。与之类似,在科技 的科学星空。当我们翻开日本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名 创新活动中,科学家处于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地位, 册,不难发现学历不高的中村修二、田中耕一,甚至 每一项科技创新成果都凝聚着科学家的智慧与辛劳, “土鳖”到底的大隅良典、益川敏英,他们的科研之 也是“科学家精神”的物化和外在体现。科学家精神 路饱受挫折,但瞄准前沿难题矢志不渝,最终赢得了 世界的满园芬芳与奋斗足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学术的长跑。如今我国科技政策环境利好,平台设施 专注是孜孜以求的科学信仰。在未知的世界摸索 堪比国际水平,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具备创新 前行,走怎样的创新之路,取决于我们对于科学的信 的客观条件。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激烈异 仰。潘建伟院士说:“创新不能总跟在别人后面,就 常,“跟跑”易,“并跑”难,“领跑”更是难上加 要敢做没人做过的事情。”专注和执着是所有拓荒者 难。要想取得突破,对科学的专注、执着和坚守依然 执笔人:段晓男 院刊 1 评论 是不二法宝。 相,最终将铅赶出了人民的生活。他有一首小诗这样 质疑是相互欣赏的科学品格。质疑和欣赏看似矛 写道:最伟大的科学家,总是抛弃那舒适的生活,只 盾,在科学家群体中却是辩证统一的。独立的思考和 为一丝照亮未来的光芒。 判断是百花齐放的种子,带来科学思想和学术观点的 报国是心系家园的科学情怀。人们常说,科学无 激荡。科学的声音不应迷信于权威,亦无须屈从于权 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在祖国和人民面前,“科 势。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外国学者断言由于缺乏储油 学家精神”就意味着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钱学森 的海相地层,给我国扣上了贫油的帽子。地质学家谢 等老一辈科学家毫不犹豫放弃海外优厚待遇投入祖国 家清、孙建初等坚持实践第一的工作作风,摸索和发 怀抱,虽百折而不回。以黄旭华为代表的专家学者隐 展出陆相成油理论,为大庆、胜利等高产油田的勘探 姓埋名、不计得失,长期投身核心装备研发,虽万死 开采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存疑、质疑、解疑,无非是 而不辞。无论在哪个时代,当对祖国的爱遇见对科学 为了更好地认识真理。科学家“道相同”,质疑和回 的情,必然迸发出万丈豪情和澎湃力量。从“两弹一 应质疑也就成了“相与谋”的重要交流方式,推动了 星”到“北斗”“蛟龙”,从杂交水稻到分子育种, 科学家群体

文档评论(0)

153****2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