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PPT 281页)
隋朝全图 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京杭大运河 赵州桥 唐长安城里坊复原图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中国文学的首唱是诗,而中国诗的辉煌巅峰则是在唐代。闻一多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欲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诗歌女神确乎特别垂青于唐代。这是一个全民族诗情郁勃的时代。一方面,文人创作的诗篇被广泛传诵。另一方面,社会各阶层的诗歌创作,充满了高涨热情。 这是一个诗歌创作空前活跃的时代。仅清代所编的《全唐诗》中,就有作品48900余首,诗人2300百余家。在难以数计的天才诗人中,既有李白等诗歌巨匠,有偶王勃等神童诗人,还有上官昭、李季兰、薛涛、鱼玄机那样才思超群的女诗人。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 候风地动仪 张 衡 像 张 仲 景 华 佗 司 马 迁 像 霍 去 病 墓 马 踏 匈 奴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汉末董卓之乱,使久已摇摇欲坠的汉帝国终于崩溃瓦解。一场长达近四百年的战乱由此展开,政治舞台上角色更迭如走马灯般令人眼花缭乱。战乱与割据打破了帝国的一元化政治与集权式地主经济体制,定型于西汉中期的以经学为主干、以儒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取而代之的是文化生动活泼的多元发展局面。 一、玄学崛兴 “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宋书。谢灵运传》)玄学是魏晋时期崛起的一股新的文化思潮。 “三玄” :《周易》、《老子》和《庄子》 魏晋玄学有三个主要的流派: (1)以玄学创始人何晏、王弼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贵无派。主张“以无为本”,“凡有皆始于无”,代表作有何晏的《道德论》、王弼注释的《老子》、《易经》。 (2)向秀和郭象。他们主张“无不能生有,有也不能生有,万物是突然自生自得的。” (3)裴頠的崇有派,认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他们的自生是在现有物体的基础上产生的) 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玄学的兴起,对魏晋文化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 首先,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世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 其次,玄学虽然以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为根本,但玄学家所说的达到无限是在现实的人生之中,特别是在情感之中去达到对无限的体验,使玄学与美学内在的联结在一起,成为魏晋美学的精魂。 再次,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竹林七贤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入 玄学的兴盛,体现出动乱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社会心理也成为道教与佛教兴盛的土壤。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酝酿于东汉,发展于魏晋,至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藉政权之力清整民间道派,并首次使用“道教”一词统一各道派。道教既具有宗教的一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体现在思想渊源、神仙世界的构造和教旨上。 道教勃兴的同时,来自南亚次大陆的佛教也开进了魏晋南北朝文化系统。由此形成二学(儒学、玄学)、二教(道教、佛教)相互颉颃、相互融合的多元激荡的格局。 道教最关心的是“人如何不死” 。 佛教更多的关注“人死后如何”。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 儒、玄二学在魏晋时期冲突甚为剧烈,而“儒玄双修”之士的大量涌现又体现出那一时期儒玄合流的趋势。而道教积极调和儒学,将儒学中的伦理精义纳入教义、教规之中。 佛教和玄、儒、道的关系颇为复杂,大体而言,玄、佛一拍即合,到了东晋,玄学几乎完全融入佛教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玄、佛、道二学二教的相互冲突、相互整合,造成意识形态结构的激流动荡。在文化的多重碰撞与融合折中,中国文化得到多向度的发展和深化,强健而清新的文化精神大方异彩。 四、放浪形骸的文士风度与文学艺术进入自觉 嗜酒;丹药;任气;豪放;退隐 文学艺术进入自觉的代表人物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王粲、嵇康、阮籍等) 陶渊明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五、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成就 1、在科技方面:刘徽 、祖冲之 2、在医学方面:西晋太医王叔和著《脉经》; 葛洪 《肘后备急方》 3、在文学方面:魏晋的文学被称为“魏晋风骨 ” 4、在书法艺术上:钟繇 、王羲之 5、在绘画艺术上 :顾恺之 、张僧繇 6、在石窑艺术上 : 7、旅游形成于魏晋南北朝 刘 徽 像 祖 冲 之 像 敦 煌 莫 高 窟 钟 繇 像 王 羲 之 兰亭序(局部) 洛神赋图(大部) 莫 高 窟 双 塔 敦 煌 壁 画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坐佛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心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版).docx VIP
- 长沙市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资料 (指导手册).doc VIP
- 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解读课件.ppt VIP
- 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制度.docx VIP
- ISO 927-2009香辛料和调味品—杂质和外来物含量的测定.doc
- 压缩空气管径及压力损失计算表(管径、压损计算).xls VIP
- 2024年质量员-土建方向-岗位技能(质量员)证考试题库.pdf VIP
- 《无人机航拍技术》课件—06无人机拍摄实例分析.pptx VIP
- YB∕T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用冷轧无底层取向电工钢带(片)》.pdf
- 《无人机航拍技术》课件—05无人机飞行的法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