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理性的声音很微弱,但它不放弃,它努力使自己被听到。只有很少几个支点允许人类对自己的前途乐观。理性便是其中之一。 ——弗洛伊德 时代背景 经济危机: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五次大的经济危机(1873、1882、1890、1900、1929)。 一战:在西方人心中,一战是兽性的闹剧,对西方人思想的震撼很强烈。 20世纪初,工人运动中心转到俄国,1905年爆发无产阶级领导的资本主义革命,为1917年革命作了准备。 文学格局 现实主义文学进一步发展,综合了更多新颖的艺术手段和表现方式。 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迭起,百家争鸣。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进一步扩充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力。 哲学基础 唯意志论:叔本华、尼采 生命哲学:柏格森(“世界的本质是生命之流”,即一种盲动的、非理性的、永动不息而又不知疲倦的“生命冲动”,又称“意识流”)。 存在主义:(丹麦)克尔凯郭尔、(德)海德格尔、(德)雅斯贝尔斯、(法)萨特 弗洛伊德主义(Freudianism) 弗洛伊德主义(Freudianism)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理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本能理论:前期——自我本能、性本能 后期——生存本能、死本能 Libido理论: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 三重人格理论:自我(ego)、本我(id)、超我(superego) 梦的理论:《梦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1900) 文艺批评新转向 (美)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更提倡一种内在的自觉——文本批评。 “非理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现实主义文学:法国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 (192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黛依丝》(1890) 《诸神渴了》(1912):法国大革命,对罗伯斯庇尔“理性教”的批判。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欧洲的良心”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作品 《革命戏剧集》(1923)包括《群狼》(1898)、《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剧本8部 3部英雄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 《约翰·克里斯多夫》(1904-1912) 中篇小说《哥拉·布勒尼翁》(1913) 《欣悦的灵魂》(1922-1933)又译《母与子》 《莫斯科日记》(1935) 《约翰·克里斯多夫》的主题: 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揭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 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黑暗现实,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的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 主人公为之奋斗的社会理想是反对西欧各民族间的仇恨和战争,并可看出作家企图以“情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 形象: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 艺术特点: 首创了长河小说这一新体裁。 传统性与现代性交融于一体。 作家采用内心独白、自我对话、梦境、联想、抒情性插笔以及情景交融等对种艺术手段,去表现主人公丰富而又奔腾的内心世界,展示他生命的流程(即一生精神探索的曲折历)。同时,作家的心理描写,不只是为了在更深的层面上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也是为了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中心去看客观世界,即以心灵为窗口去反映外部的大千世界。 音乐性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小说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浓郁的音乐色彩。他的结构是按交响乐的结构方式设计的。音乐是主人公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因为此,评论界一致公认他是一部音乐小说。 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 1869-1951) 194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和敏锐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和处境”。 《地粮》(1897)鼓吹离经叛道,主张凭本能去享受生活,是纪德影响最大的作品。 《背德者》1902 宣扬了纪德所主张的一种背德主义,即小说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胆藐视一切既定的道德观念,冲破宗教和家庭的桎梏,尽情地满足人的自然本性,追求个人主义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