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芹溪居士 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北风图冷魂难返,白雪歌残梦正长。琴裹坏囊声漠漠,剑横破匣影铓铓。多情再问藏修地,翠叠青山晚照凉。 张宜泉 和曹雪芹西郊信步憩废寺原韵 君诗曾未等闲吟,破刹今游寄兴深。 碑暗定知含雨色,墙聩可见补云阴。 蝉鸣荒径遥相唤,蛩唱空厨近自寻。 寂寞西郊人到罕,有谁曳杖过烟林。 张宜泉 二、残缺之美与完满之憾 ——《红楼梦》前八十回与 后四十回的断裂性和整体性 1.后四十回系高鹗所续 裕 瑞《枣窗闲笔》 俞平伯《红楼梦辨》 2.后四十回高鹗所补 张问陶:《船山诗草》 程伟元、高鹗《红楼梦》序 《赠高兰墅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 胡 适:《红楼梦考证》 6)程伟元和高鹗的说明 1)《红楼梦》第1回“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 2)最早的抄本是“甲戌(1754年)本”距雪芹逝世还有近10年的时间。 3)脂批中涉及到后40回的情节。 4)明义《题〈红楼梦〉》诗 5)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诗 3.后四十回为曹雪芹原著 富察明义:题红楼梦 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 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风秋月总关情。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 天气不寒还不暖,曈昽日影入帘多。潇湘别院晚沉沉,闻到多情复病心。 悄向花荫寻侍女,问他曾否泪沾襟。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 尽力一头还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侍儿枉自费疑猜,泪未全收笑又开。 三尺玉罗为手帕,无端掷去复抛来。 晚归薄醉帽颜欹,错认猧儿唤玉狸。忽向内房闻语笑,强来灯下一回嬉。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图。往事风流真一瞬,题诗赢得静工夫。帘栊悄悄控金钩,不识多人何处游。留得小红独坐在,笑教开镜与梳头。红罗绣缬束纤腰,一夜春眠魂梦娇。晓起自惊还自笑,被他偷换绿云绡。入户愁惊座上人,悄来阶下慢逡巡。分明窗纸两珰影,笑语纷絮听不真。 可奈金残玉正愁,泪痕无尽笑何由。 忽然妙想传奇语,博得多情一转眸。 小叶荷羹玉手将,诒他无味要他尝。 碗边误落唇红印,便觉新添异样香。 拔取金钗当酒筹,大家今夜极绸缪。 醉倚公子怀中睡,明日相看笑不休。 病容愈觉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 犹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较差些。 威仪棣棣若山河,还把风流夺绮罗。 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生小金闺性自娇,可堪磨折几多宵。 芙蓉吹断秋风恨,新诔空成何处招? 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 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 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 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 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永忠: 《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 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 颦颦宝玉两情痴,儿女闺房笑语私。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混沌一时七窍凿,争教天不赋穷愁。 “金陵十二钗”这个题目下署了作者真姓名,无非是未能忘情于“我半世亲见亲闻的这几个女子”;但它已是“红楼”一“梦”,成了“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的朱门里面的一个沉重的梦魇了。至于“风月宝鉴”,正如第十二回所写,正照是勾魂摄魄的美人,反照是骷髅,具有色与空互为表里的隐喻性视角。托名东鲁孔氏为作者,大概是想借重圣裔,寄警世之意蕴;却又以跛足道人赠镜,叮咛“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要紧,要紧!”给人一种非儒非道、援道济儒的颠倒迷离的荒谬感。 《红楼梦》的书名的涵义 《红楼梦》: 总其全部之名。 《风月宝鉴》: 戒妄动风月之情。 《石头记》: 自譬石头所记之事。 《情僧录》: 空空道人“自色悟空”所改之名。 《金陵十二钗》: 写金陵十二女子, 使“闺阁昭传”。 (徐辑熙:《从〈红楼梦〉数易其名得到的启示》) 二、博杂繁富与多义多元 ——《红楼梦》主题的多元性 鲁迅: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1.爱情主题说 2.四大家族兴衰说 3.子孙不肖、后继无人说 5.叛逆者与反叛逆的卫道者之间的斗争说 4.悲金悼玉、青年女性悲剧论 6、史书说 或认为小说为作者作传,便是“自传说”;或推绎“本事”或以影射某朝历史,则是“影射说”——其中又尤写明珠家事说、和珅家事、傅恒家事、张侯家事及顺治帝与董鄂妃故事诸说等等,再如康熙朝政治小说说、阶级斗争说等。 7、悟书说 《红楼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