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勿为小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昆明龙泉育才学校
PAGE
PAGE 3
8、1《勿为小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龙泉育才学校 杨仕梅
一、教学内容:P76-P77第一框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守法意识,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勿以恶小而为之。
(2)过程与方法: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识不健全的现状,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案例比较,讨论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综合探究能力。正确判断违法和犯罪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与能力:了解违法犯罪的基本知识,知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在思想上树立避免违法犯罪的观念;懂得不良行为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注意克服“犯点小错无所谓”的思想。
三、学习目标
1、能说出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2、能说出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
3、能说出犯罪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征。
4、能说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五、教学易错点:部分生活中的违法行为分不清它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比如“吸毒”与“贩毒”。
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列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采用2013年4月1日发生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黄洋饮水中毒案例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案例
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某利用在复旦大学医学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将剧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存放在实验室隐蔽处,并于3月31日中午拿出实验室带回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该校枫林校区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如常饮水后,中午即出现不适,有中毒迹象,立即到医院抢救。但
为什么有些人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上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与他们不懂法、不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有了不良行为不注意加以矫正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浏览课本P76—P77内容。
(二)确认标识
学习活动一:探究违法行为的含义
教学方式: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有两层意思。并落实学生将违法行为的含义是什么做好笔记。为加深理解其含义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1、依据含义每人列举一个违法行为的例子。
2、违法行为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
由问题2引导学生得出:违法行为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那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顺利过渡到学习活动二的案例学习。
学习活动二:探究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在此活动中,通过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能说出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犯罪的含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突破重难点的方式:特意设计了两个案例学习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犯罪的含义。
其中案例一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配了相关的视频。设计了两个表格突破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并列举许多违法行为让学生区分两者的关系。
具体内容如下:
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合作探究单
案例一:看相关视频2010年10月16日晚21时40分许,河北大学校内,年轻男子李启铭酒后驾车撞倒两名女生,女生陈某死亡,张某重伤。李启铭竟自顾驾车离去,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但李启铭却高喊“我爸是李刚!”。
案例二:2010年7月29日,成都交警三分局的民警现场抓获了无证驾驶摩托车并撞坏绿化隔离带的陈某。警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相关规定给予陈某行政拘留15日,罚款1000元的处罚。
行为
评价行为
危害程度
违反什么法律
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李启铭的行为
?
?
?
陈某的行为
?
?
?
名 称
比较内容
一般违法
犯罪
不
同
点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触犯的法律法规
?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 相同点
依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小结:
一般违法行为含义: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的含义:所谓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 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当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三)归纳演绎: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及时演练。让学生加强巩固。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
1、思考与讨论,下列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请打∨。并选择其中的两个违法行为说明理由。
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
犯罪
拦路抢劫
?
?
在文物古迹上乱写乱画
?
?
骑自行车闯红灯
?
?
持刀杀人
?
?
在图书馆大声喧哗
?
?
殴打他人致轻伤
?
?
殴打他人致重伤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南浦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pdf VIP
- 一台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含装配图)-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
- 桥梁知识专题讲座课程PPT课件.ppt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中华医学会.pdf
- 医患沟通技巧ppt课件.pptx
- 2024版糖尿病科普课件(完整版).ppt VIP
- 202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科学课程的育人方向.docx VIP
- 黄帝内经-认识五脏六腑课件.ppt
- 温州二中2025(突破训练)020年七年级下学期英语期中试题(有答案,无听力).pdf VIP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PCR技术中的引物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