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示公告-梅州商务局
《梅州市口岸发展规划(2015-2025)》
公示公告
为顺应梅州经济贸易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引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口岸建设,经梅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我市开展了《梅州市口岸发展规划(2015-2025)》的编制工作。2015年11月6日,规划成果通过了市口岸局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为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操作性,现将我市口岸发展规划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各部门与公众意见。公示起止日期为2016年3月10日至2016年4月9日。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定点公示地点或者登录网站查询相关规划内容,以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反馈,对规划提出意见或建议。为便于更好地沟通和完善规划,请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定点公示场所:梅州市口岸局一楼大厅;网上公示:梅州市商务局网站(/);反馈意见受理单位:梅州市口岸局陆空口岸科。
联系电话:0753-2242777;传真:2262198(工作日正常工作时间)
意见反馈方式:
1.电子邮件(邮箱:huangssjj@163.com);
2.信件邮寄【地址:梅州市口岸局(江南新中路3号)请在信封上注明“口岸规划意见”】。
特此公告
梅州市口岸局
2016年3月10日
梅州市口岸发展规划(2015-2025)
(简要本)
一、总则
(一)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七十四号;
《国务院关于口岸开发的若干规定》,国发〔1985〕113号;
《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关于开发口岸检查检验配套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3〕44号;
《国务院关于口岸开发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办发〔2002〕14号;
《关于印发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国质检通〔2007〕149号;
《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交通部〔2007〕;
《国家口岸发展规划(2011-2015)》,海关总署〔2012〕;
《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国函〔2014〕32号;
《广东省嘉应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230)》;
《广东梅兴华丰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示范区规划(2015-2030)》;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法规。
(二)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5-2025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25年。
二、口岸发展目标与定位
(一)发展目标
建成海陆空齐全、客货运并举的口岸对外开放体系,实现安全有序、通关便捷的目标。
(1)到2020年,梅州市口岸车检货运总量将达到17.8万吨,出入境客运总量将达到5万人,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整合现状口岸资源。
(2)到2025年,梅州市口岸车检货运总量将达到26.2万吨,出入境客运总量将达到18.4万人,重点创新口岸发展及管理模式,优化口岸发展格局。
(二)发展定位
世界客家特色商品交易集散地、赣闽粤边境多式联运交通枢纽、粤东西北地区口岸改革试验区。
三、口岸空间布局规划
(一)口岸发展策略
综合交通体系带动、内陆经济腹地拓展、口岸功能多样发展、通关环境持续优化、外贸经济活动刺激。
(二)总体空间布局
规划建设“一个一类口岸、一个铁路枢纽、一个综合保税区、两个车检场、六个内河码头”的梅州市口岸发展空间格局。
一个一类口岸:梅州市机场口岸。规划加快推进梅县机场迁建工作,同时进一步扩大梅州机场口岸对外开放程度,争取开通梅州机场口岸航空货运,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
一个铁路枢纽:梅州铁路口岸。加快推进梅汕高铁、惠梅高铁、鹰梅铁路、浦梅铁路、广梅汕扩能铁路以及梅坎扩能铁路的建设,发展跨省铁海联运方式,打造沿海次区域铁路交通枢纽。
一个综合保税区:畲江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通关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四个功能区,设置主次两个卡口,具有保税、仓储、海关、商检、检疫等多种功能,,实行“24小时”通关制度,实行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实现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快速通关。
两个车检场:梅州市车检场、兴宁市车检场。规划通过完善车检场的设施,拓展车检场衍生功能,发展建设覆盖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模式的多式联运,打造“多式联运枢纽型车检场”。
六个内河码头:三河坝码头、松口港码头、茶阳港码头、新铺港码头、高陂港码头、留隍港码头。规划依托汀江、梅江、韩江、石窟河等现有河道资源,优化通航条件,完善通航设施,着力建设梅州市内河码头,进一步扩大以煤炭和水泥为主的水路货运量。
四、近期发展思路
从宏观层面上,以整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