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山海经》在两汉传播的历程和方式.PDF
论《山海经》在两汉传播的历程和方式
论《山海经》在两汉传播的历程和方式
顾晔峰
内容提要 《山海经》在两汉的传播局面可谓热闹非凡,然而对于其传播历程及其传播方式,却鲜有研
究。依据传播学理论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纵向勾勒《山海经》在两汉传播的轨迹,并分析其传播载
体,可由此描绘这一传播历程所折射出的汉代社会思想。
关键词 《山海经》 《史记》 两汉 传播历程
顾晔峰,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210097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副教授 210013
《山海经》在两汉的传播呈现出“其兴也勃”的特点,但它是如何逐步被接受并使当时“文学大儒皆
读学”却未有过明确的辨析。其次,在传播媒介不发达、普通民众知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山海经》如
何做到在短时间内吸引上上下下的关注,这其中传播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因此,研究《山海经》在两汉
传播的历程和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以现代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勾画《山海经》在两汉时期传播
过程,结合汉代社会现状界定《山海经》传播内容,并进一步梳理这一传播历程的具体传播方式。
一、传播历程
《山海经》之名首次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在此之前,因其资料的残缺,我们只能依据
零星的材料来推断传播的影响和规模。汉初最早收集和推荐《山海经》的是萧何,《隋书·经籍志》史部
[1]
地理类序云:“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从“故知天
下要害”的功能来判断,萧何是把《山海经》当作类似于《尚书·禹贡》一类的地理书。萧何的图书整理
和保护为景、武之际的文人得读《山海经》创造了物质条件。
随后,《山海经》传播开始在文学作品中进行,这大概是因为《山海经》中的不死神药更加符合文人
对于生命永恒的抒发,因此汉初的文人对于《山海经》的传播基本围绕这个主题。如汉初贾谊的赋作
[1]〔唐〕魏征:《随书·经籍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97页。
· ·2019/1江苏社会科学
214
文学研究
《惜誓》篇:“休息乎昆仑之墟。涉丹水而驰骋兮”,可以判断出在汉初人们已经把昆仑作为向往之地,
而昆仑神话最早就出现在《山海经》中。如果说从贾谊的赋作我们还只能是推断受到《山海经》的影
响,那么稍后的司马相如当是确凿无疑地引用《山海经》中的语句:“低徊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乃今目覩
[1]
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这里写到了西王母最主要的外形特征:“戴
胜”,以及西王母的附属物——三足乌。这分明是来自于《山海经·海内北经》中的记载“:西王母梯几而
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除此之外,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还取用《山海经》中的名
物,如马騊、蛩蛩等物,并出《海外北经》。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山海经》的接受不只是有不死药的昆
仑山了,兴趣点也扩大到《山海经》中大量的奇禽怪兽,而征引这些怪兽亦体现了汉赋尚奇的特点。
到武帝时,东击高丽,南征百越,北伐匈奴,开通西域。国力强大,疆域广襄,汉朝人的眼光早已超
越原本六国的范围。与此同时,汉代初期的文人愈加迫切地想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地理知识,渴望对于
外部世界的总体把握,也因此,博学受到汉代文人的热烈追捧。《山海经》多记载方外之国、奇禽异兽,
恰好符合是时文人的实际需要,因此《山海经》很快受到广泛的关注,首先是其地理知识的运用,其次
是《山海经》中的名物。
首先,从地理知识来看。武帝时期随着对西域的开拓,汉代人是将《山海经》当作地理书来传播
的。《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回来向武帝报告曰:“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
[2]
而未尝见。”显然是将《山海经》中的西王母作为实有的人物进行过一番实地考察。这种观念一直延
续到东汉时期:和帝永元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