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变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岸变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海岸变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PPT,海岸变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课件,海岸变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PPT课件

第四系海相层 岩性:以灰色为主; 结构:波浪作用形成的浪成交错层理;潮汐作用形成的由泥沙组成的脉状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等(长三角的“千层饼”结构)、泥球、砂囊、泥炭层、生物扰动斑点等。 生物:海相贝类、海相介形虫、有孔虫的类型、个体、丰度、分异度、磨损情况等。 厚度:一般由海向陆变薄,直至尖灭。 古代海岸变迁野外调查 (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迁) 钻孔岩芯综合研究 测年样品采集 14C、OSL、古地磁、U系法等,短半衰期同位素 210Pb/137Cs测年。 生物样品采集 有孔虫/介形虫、孢粉、软体动物等。 岩芯观察及编录 粒度、色调、结构、生物、地层及地层界面等。 照相或揭片,保留岩芯缩样。 上海市第四纪地层综合对比图 上海市第四纪地层综合柱状图 海岸变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海岸变迁 几个概念: 海岸升降:海面运动和地面运动在垂直方向上的总效应。 海岸变迁:海面运动和地面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总效应。 海侵、海退则是这两种效应的总和,具有三维空间的含义。 三者均反映了海陆位置的相对变化。 内 容 一、海岸变迁表现形式 二、海岸变迁的成因 三、海岸变迁的调查与评价 海岸变迁表现形式 海岸侵蚀(灾害):由于海浪的拍打、冲击和淘蚀作用或人为采矿、挖搪等,使海岸遭受破坏发生后退,导致沿海土地、房屋、道路等工程设施遭受破坏的危害。 海岸淤进(灾害):滨海地带因泥沙淤积导致海岸逐渐向海洋方向推进,影响养殖业、渔业,危害港口、码头正常使用的灾害。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DZ0238-2004 海岸侵蚀 海南岛主要城市均建于砂质海岸与河口区,海岸侵蚀对临岸建筑与地质景观资源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琼海博鳌海岸侵蚀(帝国花园) 海岸侵蚀 三亚市三亚湾局部岸段的海岸侵蚀。 经1991年、2001年的二期遥感影像对比,海岸线后退200m,平均年侵蚀速率达到了20m 。 56年、86年及96年的地形图对比,也反映了一致的变化趋势。 (据海南岛1:25万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海南地调院,2004) 文昌市东郊邦塘湾的侵蚀岸段 广州市 江门市 深圳市 珠海市 中山市 东莞市 香港 佛山市 海岸淤积 (据“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004) 珠江三角洲伶仃洋区海岸淤积(人工围垦) (据“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004) 黄茅海等一带围海造地面积分别达169 1965~2000年, 珠三角经济区围海造地面积增加619.2km2,珠江口地区新增围垦面积553km2,其中伶仃洋新增围垦面积169km2; 珠三角825km淤积岸中,人工围堤长度占59%。 现代海岸变迁的成因 地质背景是海岸线形态和变迁的基础 外动力作用的改变是海岸线变化的条件 海洋水文气候 海平面升降 人类工程活动 河流海岸输沙 自然因素 海岸环境破坏 岩质海岸 砂质海岸 泥质海岸 海南岛实例介绍(据“海南岛生态环境地质调查”,2004) 地质背景 海南岛海岸线长1528.4km,砂质海岸981.95km,占全岛海岸的64%,主要分布于西部和南部。据1991,2001年遥感解译对比分析,西部和南部的侵蚀岸长169km,占全岛侵蚀岸长的74%。 表层岩性主要为上更新统、全新统砂土、砂质粉土等,沉积时代新,结构松散。 海岸变迁的成因 海洋水文气候对海岸的影响 海南岛潮汐为日潮型,潮差界于1~3m之间,潮流动力对海岸侵蚀作用较明显,尤其是9-10月的风暴潮蚀岸作用强烈。 侵蚀岸段多分布于东岸、北岸,其原因与东北向主流风浪有关。 岸段 代表站位 站 位 地理坐标 海平面相对 上升速率(mm/a) 资料年限 北岸 秀英 20°01′N,110°16′E 1.83 1954—1957,1960—1970,1976—1990 西岸 东方 18°07′N,108°37′E 1.21 1960—1992 东岸 港北 18°53′N,110°31′E 0.92 1977—1978,1980—1993 南岸 榆林 18°13′N,109°32′E 0.64 1954—1992 海南岛沿岸现代海平面上升速率 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的影响 北部、西部和东部海平面上升的速率较大,北部大于全国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速率。 沙堤、沙丘、防护林、红树林和珊瑚礁是砂质海岸的天然屏障。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许多砂质海岸失去了天然屏障的保护,加剧了砂质海岸的侵蚀。 入海河流上游修坝建库,拦洪蓄水,使河流入海水量和泥沙量减少,破坏了海水、河水的动态平衡,造成海岸的侵蚀。 土地沙化、土壤侵蚀增加了河流含沙量,形成港湾、河口淤积。 人工围垦大大加速了港湾、河口的淤积。 海岸环境的破坏 海岸防护林毁坏 沿海旅游景点、

文档评论(0)

优秀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