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十七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
单元十七:脑瘫患儿的作业治疗
【情景案例】
患儿,女,4 岁,因出生到今右上肢活动障碍入院。
患儿系第一胎生产,剖宫产,否认生产后窒息及黄疸史,诊断为“脑瘫”,
目前患儿能独坐、爬行,在辅助下可行走,双手功能不灵活,右腕关节屈曲,右
手握拳及拇指内收,双手主动伸手抓物不灵活,左手可用拇指、食指捏取细小物
品,右手不能捏物,抓物笨拙,活动少。
一、教学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从做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利用示教室仿真临床门诊环境,事先准备好病床、康复治疗训练用具(如
训练垫、训练椅、木梯、软枕)等物品。随机抽取2 位学生,1 位学生扮演患
者,1 位学生扮演康复治疗师工作者。教师结合案例进行有关病人的问诊、康
复评定及有关运动治疗方案制订的标准流程介绍。
教师示教介绍后,学生通过分组操作练习。
(二)操作流程
1.运动功能训练
(1)姿势控制训练
1)仰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①头部控制训练:痉挛型患儿,治疗师用双前
臂轻压患儿双肩,双头托住其头部两侧,将其进步向上方拉伸至水平位。迟缓性
患儿,治疗师双手抓住患儿双肩,双手拇指在其施加一定的压力,其余四指将其
肩关节内收。手足徐动型患儿,患儿置于仰卧位,治疗师双手抓住患儿肘关节,
使其伸展、内旋,慢慢将其拉成作为。②翻身训练:通过反射式反射、腿部控制
式翻身、手臂控制式翻身、头部控制式翻身。③骨盆控制训练:通过桥式运动进
行骨盆控制训练。④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控制训练:痉挛型患儿,由于双下肢内
收内旋痉挛,应进行髋关节的外展、外旋训练。弛缓型患儿,由于双下肢外展、
外旋,应进行髋关节的内收;内旋训练。
2)俯卧位的姿势控制训练①头部控制训练:俯卧位时,可通过色彩、响声
吸引患儿抬头,治疗师可按压患儿脊柱两侧,帮助其抬头。②支撑训练:包括肘
部支撑训练,双手支撑训练,手膝跪位控制训练。③膝关节屈曲和髋关节后伸训
练。
(2)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
1)坐位训练:a.弛缓型患儿,治疗师双手下压其腰骶部,双手拇指放在脊
柱两旁,刺激患儿抬头和伸直脊柱。b.痉挛型患儿,治疗师双手从患儿腋下穿过,
双手将患儿双下肢外旋、外展,并保持膝关节伸直。C.手足徐动型患儿,将其双
下肢并拢、屈曲于胸前,治疗师双手固定其肩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便于患
儿双上肢支撑在身体两侧。
2)坐位平衡训练:分别在椅坐位、端坐位、长坐位下进行平衡训练。椅坐
位时,可通过让患儿举起双手,训练其静态平衡;端坐位时,可通过将患儿向前
后左右推动,训练其动态平衡;长坐位时,可通过一些作业活动,训练其躯干的
转动、重心的转移。
(3)爬行训练
1)手膝跪位保持:患儿取手膝跪位,双下肢屈曲,头自然抬起、双上肢充
分伸展支撑在地面上。
2)重心转移的模拟爬行:将小球左右交替放在患儿受旁,患儿同桌左右手
交替抬起将小球掷出,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待上肢运动协调后,再进行下肢的交
替运动,最后完成四肢的协调运动。
3)辅助爬行:双手固定患儿骨盆,将腰部两侧交替上体,并控制其踝关节,
在口令的引导下进行爬行训练。
4)独自爬行:由左手左脚、右手右脚的爬行方式逐步熟练为左手右脚的交
替方式,姿势更轻松、自然。
(4)手功能训练
1)拿起东西训练:将患儿拇指外咋还能,腕关节背屈病施加一定的压力。
待好患儿手伸展后,把玩具放到他周中,并稍用力握期手,促进其拿住玩具。
2)放下东西训练:将患儿手抬高到头以上,并使肘关节甚至、腕关节掌屈,
利用“腱效应”促进手的伸展。也可轻轻敲击其手臂指总伸肌腱,并由腕部向其
手指方向轻擦,同时配合口令促进手的伸展。
3)拿起并放下东西训练:通过投掷沙包、套圈游戏等进行。
4)手指动作训练:捏大头钉、彩色小塑料块进行指尖捏物训练。通过捏黄
豆、葡萄干、黏土作业等进行指腹捏物训练。
5)投掷与打击动作训练:投掷小垒球、沙包,用小木槌敲击木琴、蹦跳玩
具等。
6)双手协调性训练:通过搭积木、大块塑料拼插、拼图等进行双手粗大协
调性训练。通过拧塑料螺丝、拆装变形金刚等进行双手静息协调训练。
2.感觉、自觉功能训练
(1)自觉运动训练:通过抵抗运动、叩击、抚摸等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
患儿的深浅感觉;通过玩色彩玩具、模仿治疗师的动作,训练患儿的视觉功能;
通过玩出声的玩具、听音乐、发声逗患儿,训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