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docx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铜鼓中学历史组 【一】课程目标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认识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一、从“无为”到“有为” (一)汉初,吸取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背景: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内容:轻徭薄赋等  影响: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日盛 (二)积极有为思想成为时代需要,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原因: 1.实力增强:经过休养生息,汉朝经济实力增强,国力日盛。 2.社会潜伏危机: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社会稳定和中央集权。 二、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著作:《天人三策》 《春秋繁露》 (一)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儒学体系。 (二)内容 1.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学说。 3.道德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 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原因、条件 (1)根本:董仲舒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2)政治: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察举制,举孝廉) (3)思想: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4)教育:儒家经典“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二)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维拓展】 一.西汉新儒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特征的显著区别 先秦儒学特点: (1)内容:主要是“仁”、 “仁政”的民本思想,体现道德修养和治国原则;内容具体化,没有形成抽象的理论基础; (2)地位:属民间学派。 西汉新儒学体系特点: (1)内容:继承了儒家民本、仁政思想;外儒内法,融儒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思想为一体,形成新儒学体系。 (2)地位:儒学独尊,儒学政治制度化,宗教化;宣扬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带有神权色彩。 (3)实质: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体现思想专制。 二.评价董仲舒新儒学 积极 (1)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促进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塑造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消极 (1)神学迷信,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2)思想文化专制,容易扼杀民族创造力; (3)“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不利于科学思想的发展。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