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物理学基础之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世纪物理学基础之一.PDF

第二章 相对论 20 世纪物理学基础之一 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 ● X 射线: (1895年 ) 伦琴 (德国 ) ● 放射性: (1896年 ) 贝克勒尔 (法国 ) ● 电子: (1897)J. J. 汤姆孙 (英国 ) 电子的发现 ● 电是什么?流体? ● 阴极射线;本质?以太的振动? ● 磁场 、电场对阴极射线的作用 ● 电荷、质量比 : e =1.7×1011 库仑/ 千克 是氢核的 2000 倍 m ● 最小的电荷 : 密立根的油滴实验。 电子的发现 −19 ● e=1 49×10 库仑 电子电荷 : ● 电子质量 : m =1/ 1830 M e H ● 电磁质量:电子质量与速度有关 (1901, 考夫曼 , beta 射线 ) ● 电子的大小? ● 最小的物质单元?原子? X 射线的发现 ● 伦琴的发现 ● 1米以外的萤光 ● 穿透 3 厘米的木板 ● 穿透 12 厘米的橡胶 ● 穿透 15 毫米的铝板 ● 连续 6 个星期在实验室 X 射线的发现 ● 起源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 本质:电磁波; ● 波长在 0.001—1纳米 ● 实验:用晶体作光栅的衍射实验 ● 机制:内层电子跃迁 ● 越重的元素,射线越强 (波长越短 ) ● 应用:DNA 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X 射线的发现 ● 1895年前的常识:底片远离阴极射线 ● 1887年:克鲁斯把底片退还厂家 ● 1890年: A. Goodspeed 拍到 X 光照片 ● 1894年: J.J. 汤姆孙对 X 光作了记录 ● 1912年:劳厄的 X 射线衍射图 放射性的发现 ● 铀盐 (贝克勒尔) :第一个材料 ● 钋,镭 (居里夫妇 ) :更强的射线 钋比铀强 400 多倍 镭比铀强 200 多万倍 ● 机制: alpha 射线:氦原子核 beta 射线:电子 gamma 射线:电磁波 “以太漂移”的探索 ● 以太作为相互作用的媒体 ● “以太漂移”的早期观测 : 以太风 .地球的运动速度 =30km/s 流水中的光速 ● 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 理论:0.4 个条纹移动 实验精度: 1/100 个条纹 实验结果: 0 相对论的创立 ● 时间与空间 ● 光速的测量 ● 光速不变 (Maxwell Eq.) ● 相对性原理 ● 力学与电动力学的不一致? 时间 ● 宇宙年龄: (100—200)百亿年 ● 太阳年龄: 50 亿年;寿命: 100亿年 ● 地球年龄: 46 亿年 ● 地球公转周期: 1年 ● 月球周期: 1月 ● mu介子寿命: 1微秒 ● 电子绕氢原子的周期: 1/100亿亿 秒 ● Z^0 粒子寿命: 1/10亿亿亿 秒 空间 ● 哈勃半径: 100 亿光年 ● 最近的河外星系: 15 万光年 ● 银河系直经:7.5 万光年 ● 比邻星: 4.2 光年 ● 日地距离: 1.4 亿千米 ● 细菌: 10微米 ● 原子: 1/100 亿 米, ● 核子: 1/千万亿 米

文档评论(0)

sunguo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