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别关系与社会-国立台中教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附件二:「性別關係與社會」課程大綱
科目名稱
中文
性別關係與社會
English
Relations of Gender and Society
領域別?
?社會人文領域 □數理科技領域 □藝術陶冶領域 □博雅講堂
開課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
學 分
2學分
規劃教師
葉○○
必選修別
選修
授課語言
中文/英文
開課年級
一~三
不計入通識教育學分之學系
區社系
核心能力?
(請勾選主要核心能力2-3項)
□道德內省力
?邏輯批判力
?溝通合作力
□統整創新力
□科技運用力
□管理規劃力
□文化賞析力
?公民實踐力
課程目標
本課程透過教師講授、課堂討論、小組作業、學生報告等方式,達到下列三項具體目標:(一)進行自我覺察性別觀念和態度(二)瞭解社會中的性別關係(三)建立與追求和諧的性別關係
課程描述
「人」來自生物界,在生物學的意義上,人類存在兩種性別特徵:男性與女性。人類兩性在生物特質上有極大的不同,卻在性別平等教育的訴求下力求平等。教育現場中,健康教育課程描述男女性構造不同、體質、力氣不同,但兩性必須相互尊重、求取和諧。另一方面,學校裡的座位與學號安排是男女區隔的、體育服與制服是男女不同的、廁所設計與符號象徵上是男女不同,這在在都使得我們理想與現實出現落差。性別關係不僅僅是生物學如此簡單,它也乘載了人類文明演化的哲學觀點與倫理觀點。本課程從生物學的觀點出發,進而探索女性主義蓬勃發展的歷史,並思索性別議題在台灣校園的種種現象,最後再嚐試著設計出符合性別意識發展的課程,以期在日後的實際教學中能建立起兩性和諧的教育現場。
授課內容
第一週 女性主義之理論與發展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527-552。台北:揚智。
第二週 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王志弘(1996)。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地理學鍵結。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117-128。
第三週 性教育反思甯應斌、何春蕤(2000)。邁向多元文化教育視野下的性教育 ── 教育就是性教育,性教育就是教育。載於何春蕤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台北:麥田。
第四週 性別與潛在課程張如慧(2002)。民族與性別之前在課程:以原住民女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苑。(第六章:潛在課程的教育意涵,頁215-268)。
第五週 性別與多元文化教育:性別教育研究謝臥龍主編(2002)。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第六週 性意識(男生一)畢恆達(2007)。序:在阿魯巴的嬉鬧之外。郭怡伶,阿魯巴,酷MAN?。台北:女書。郭怡伶(2005)。磨蹭的快感?阿魯巴的男子氣概建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第七週 性意識(男生二)陳彥文(2008)。國中男學生氣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第八週 性意識(女生)張喬婷(2000)。從身體慾望到身分認同 ── 校園空間中女同志的存還機制。載於何春蕤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台北:麥田。
第九週 期中考
第十週 性意識(男生/女生)張靄珠(2011)。性別反串、異質空間、與後殖民變裝皇后的文化羨嫉。擷取自ttp://web2.cc.nctu.edu.tw/~cpsun/chang-ai-zhu-gender.pdf
第十一週 族群與性別的交會張如慧(2002)。民族與性別之前在課程:以原住民女學生為例。台北:師大書苑。(第五章:民族與性別潛在課程,頁125-214)。
第十二週 社會階級與性別教育黃淑君(2000)。社會階級與青少年性別世界之建構: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第十三週 性別與學業競爭型態陳建州(2006)。性別間的教育競爭型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71-105。
第十四週 女學生次文化林昱瑄(2007)。青少年女哪吒的生活世界:一群「在玩」青少女的認同型構及其教育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第十五週 外配子女教育研究莊玉秀(2002)。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第十六週 期末報告
第十七週 期末報告
第十八週 期末考試
主要教材與用書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志弘(1996)。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地理學鍵結。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8,117-128。何乏筆(2002)。從性史到修養史─論傅柯《性史》第二卷中的四元架構。歐美研究,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