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器收藏投资分析
认识铜器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一种金属,中国古铜器的冶铸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古铜器可分为商周青铜器和历代铜器两大部分。商周青铜器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经历了商、西周、春秋、战国,历时一千五百多年,创造了光彩夺目的中国青铜器文化。青铜器的种类确实很多,至今见于著录的商周青铜器,仅属于礼器的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就有二万多件。
历代铜器是从秦王朝开始,至清王朝结束,历时二千多年,也创造了灿烂的铜器文化。仅说铜镜,源远流长,在战国、汉、唐、宋代出现了几次高峰,在古代就是有独立研究价值的一个艺术收藏品类。又如汉代的铜灯、明代的宣德炉,虽然都是小器物,也都因为独特的做工和文化内涵而得到人们的青昧。
在国内,高古铜器一直是国家文物法规重点保护的对象,只有1949年以前出土且有着明确收藏传承记录的传世青铜器才能交易。
历届拍场表现
2001年,一件“皿天全”方罍在纽约拍出924.6万美元。创出亚洲艺术品拍卖天价,也推动了国内青铜器拍卖市场的发展。
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当时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
2006年,西周青铜器“周宜壶”在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640万元成交,创下内地青铜器拍卖纪录。
2006年10月,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 细致的铜像——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04亿港元的价格落槌。
2007年,纽约苏富比一件商代晚期青铜带盖方斝以810.4万美元的高价成交。
2007年,香港苏富比征得当年圆明园流散的十二生肖马首铜像,拍卖成交价高达6910万港元。
2007翰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清朝铜瓶以1570万元成交价,创下清代宫廷铜器国内市场拍卖的最高纪录。由于该铜瓶上所铸纹饰很像圆明园大水法马首铜像的发丝纹饰,因此有专家认为此器应来自圆明园,目前尚无定论。
2008年度最具代表性的拍品数澳门崇源春拍的商代晚期的兽面纹瓿,以3220万港币拍出。
2011年5月12日中国嘉德春季铜镜拍卖专场中,“明逾满月”跑兽镜经过数轮竞价以897万元成交,创出铜镜拍卖新纪录。5月13日,“仙骑纹菱花镜”续写佳绩,以874万元成交,至此,两面超过800万元人民币成交的铜镜均花落嘉德。
2012年北京保利铜镜专场唐代瑞兽花枝镜以2900万元落槌,连同佣金,最终成交价达到了创纪录3335万元。
收藏投资趋势
资源稀缺 买方市场巨大
最近青铜器市场有升温的迹象,但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魁杰并不认为这个市场已经开始启动了。“对于青铜类品种,国家文物部门只允许流传有序和海外回流的青铜器在国内市场出现,所以其流通量一直不大,整体价格偏低。不过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这一门类一向是资深收藏家最认可的,是收藏领域的大项,由于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青铜器的收藏价值,所以其未来的保值、升值空间是巨大的。”李魁杰说。
古玩业界普遍认为,高端青铜器多数集中于欧美,国内市场上的青铜器藏品以中低档居多。而李魁杰却认为目前高端青铜器开始向内地市场云集,“不过今后精品青铜器会越来越少,因为藏家多了,交易量大了。精品进入收藏领域就藏而不露了。资源越来越少,而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价格上涨是必然的。青铜器品种的稀缺性决定了它未来的涨幅,尤其要关注高古藏品。”
铭文珍贵 青铜器价值连城
“收藏青铜器不在于器物的大小,而在于器物上有没有铭文。即便是一件很小的杂器,有铭文也会让它身价陡增。举个例子,在保利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青铜器盘子,器形非常小,只有一个成年男子手掌那么大,而且盖儿也遗失了,但这个小小的盘子却意义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盘子的盘心部位有铭文,铭文由大禹的后人而写,明确记载了大禹为民治水的历史。这个盘子最初是从香港市场上购买的,那时价格并不高,但现在这个盘子只能用无与伦比、举世无双来形容了。”李魁杰说。
李魁杰认为青铜器收藏还讲究锈。“五彩斑斓的红斑绿锈,反着光特别漂亮。另外能做到系统、成套也是一个方向。总之,收藏青铜器有两个方向,第一就是足,各种器形全了;第二就是铭文,即便很小的东西,有铭文也会价值连城。凡是带铭文的器物肯定是孤品,不可能再出现同样铭文和器形的东西。不过因为藏家对铭文的追逐,也导致了造假作伪的现象。”
明清铜佛 存量小潜力大
随着圆明园铜质兽首身价暴涨,近年来具有极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明清铜器亦开始受到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业内专家表示,明清铜器特别是佛像,因存世量少、铸造工艺好而独具投资升值潜力,“体型大,做工精美者为投资、收藏首选”。
国内的佛像收藏是2000年以后启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