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docxVIP

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比较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

Answered Answered Questions amateur and strict.And We can see the similar standard of choosing books fiom these two books’preface of the book and the preface of each article.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 which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these two books. KEYWORDS:List of Important Books;Bibliography Answemd Questions;classification meⅡlods; IV 万方数据 目录摘要邑 目录 摘要邑 I ABSTR ACT ⅡI 目录 。V 绪论 1 第一章《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基本情况 11 1.1龙启瑞与《经籍举要》 11 1.1.1龙启瑞生平 1 1 1.1.2《经籍举要》成书背景 。12 1.1.3《经籍举要》版本状况 。14 1.1.4《经籍举要》引人争议之处 16 1.2张之洞与《书目答问》 18 1.2.1张之洞生平 。18 1.2.2《书目答问》成书背景 。19 1.2.3《书目答问》版本状况 一22 1.2.3《书目答问》引人争议之处 ..24 2.3成书背景的比较总结 25 第二章《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分类方法比较分析 27 2.1《经籍举要》分类方法 28 2.1.1《经籍举要》“十分”书目缘由 。28 2.1.2《经籍举要》分类特点 。29 2.2《书目答问》分类方法及缘由 32 2.3《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分类方法的比较分析 38 2.3.1对于传统分类法的因革 ..39 2.3.2《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经、史、子、集分类的异同 ..40 2.3.3《经籍举要》《书目答问》分类上的得与失 。44 第三章《经籍举要》与《书目答问》著录事项比较分析 45 V 万方数据 3.1书目比较 3.1书目比较 45 3.2小注比较 5 l 3.3解题之比较 57 3.4大小序与选书标准 60 3.5小结 .63 结语 .65 参考文献 67 致谢 .69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1 独创性声明 . 。73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73 VI 万方数据 绪论绪论 绪论 绪论 一、举要目录 目录一学,由来尚已。自汉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书目《别录》《七略》,目录之 学体制始备。随着文化的不断繁荣,多样性的文化需要促使了不同书目的产生,从最初 官方的公藏目录、史志目录,到后来的私人撰著,目录的类别日益增多,其体制、分类 也日益完善,迄今已产生了数量巨大、内容广泛的目录著作。举要目录一类应运而生, 亦有推荐书目录、导读目录、劝学书目等名称。本节主要探讨举要目录的起源及发展状 况,并对其定义进行界定。 (一)“举要”释义 举,《说文》:“举,对举也。从手,与声”。在“举要”一词中可解释为:推荐, 选拔。《左传·襄公三年》:“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 为比;举其偏,不为党。《楚辞·离骚》:“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要,《说文》:“要,身中也,”在“举要”一词中可解释为:纲要,关键。唐韩愈 《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勾其玄。”也指主要,重要。《孝经·开宗明 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固 从字面意义来讲,“举要可解释为列举、提出关键性的事物,或者推荐、选出重 要的事物。刘勰《文心雕龙》正文中多次使用“举要”一词,《诠赋第八》:“枚乘《菟 园》,举要以会新。固解释为描写“扼要。《铭箴第十一》:“观其约文举要,宪章武 铭。”锄解释为作品简洁“扼要”。《镕裁第三十二》:“则撮辞以举要。”解释为运用 精要的语言来“树立文辞的主干。@《旧唐书·刑法》:“去繁举要,列司分门,都为 五十卷。”@意为列举重要的资料。 举要一词也用于书名。宋俞琰著《读易举要》四卷,传本殊稀,后《四库全书》据 回《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著‘汉语大字典》第五卷,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1页。 圆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著‘汉语大字典》第四卷,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6页。 固刘勰撰,王运熙、周铎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固刘勰撰,王运熙、周铎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刘勰撰,王运熙、周铎译注《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页。 四(后晋)刘啕等撰《旧唐书》卷五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