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做一个研究型思想型教师-三生教育学习社区
PAGE
PAGE 8
做一个研究型、思想型教师
章丘市教育体育局教科所 郭道胜
十年磨一剑——艰难跋涉中走上“研究”之路
“漫漫教师路,悠悠教师魂。”1982年,我刚满15岁,就满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优异成绩从一所农村联办初中迈进了“百年老校”济南师范的大门,开始了漫漫教师生涯的求索之路。
1985年师范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分配进入距县城近百里,章丘最北部的章丘三中任教,一年之后又进入章丘十四中(后改为水寨镇中心中学)。那时,作为一个师范毕业生,在中学任教首先学历不合格,又加新手上路,因此,在我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里,在学校工作中就充当了一个“填空”的小角色。如果学校里缺乏某一学科的教师,就安排我顶上去,第二年有了这一学科的专科教师,又被毫不留情地安排担任另一学科的教学。在人们的“不信任”中“尴尬”地从事了几年初中外语、历史、生物教学及实验员的工作。因此,如何寻求自己的一块稳定的教学阵地,竟成了初为人师的我面临的最大问题。
“人生就是选择”,但是人生往往没有选择。人生最大的选择就是在被选择中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因此,我首先在知识层面上努力提升层次,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课堂教学技巧的同时,参加了06年的首次全国成人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东师大生物本科函授班。此后5年,无论是深夜黎明还是严冬酷暑,我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在书山典籍中辞别了喧闹的尘世,安歇了烦躁的灵魂,经不懈地努力,终于取得了华东师大的生物本科毕业证书,并获得“优秀学员”称号。自此,我充满信心地开始了既充满乐趣,又饱含艰辛的中学生物教学的探索之路。
在最初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最简单的想法就是,工作要尽心尽力,上课要让学生感兴趣,课堂气氛要活跃,但具体用什么样的理论指导,用什么样的方法优化教学还不清楚,但那也算是教学技艺探索的起步吧!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手段灵活多变,并自制教具、挂图上百件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我还带领学生在校内外采集标本,进行野外考察,编撰《生物报》,生物学成了学生最为喜欢的学科。
“有思想”应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中有独到的创见,并通过独特见解与方法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我深入挖掘教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并注意规律的总结和方法的归纳,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更培养了学生的好学精神。特别是通过总结方法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减轻了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复杂的“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经过认真钻研,总结出了巧记的口诀,并写成小论文在《中学生物教学》杂志上发表;在进行“葫芦藓”的形态、结构的教学时,备课中发现教材中的葫芦藓插图出现错误,然后在课堂上作了纠正,引起了学生们的惊奇。然后写成了“怎样区别葫芦藓的雄枝和雌枝”一文,一式两份,一份寄往北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另一份寄往上海华东师大的《生物学教学》编辑部,接着在当年的《生物学教学》91年第5期上就发表了这篇文章,下一版的生物教材也作了修订。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DNA的结构与功能”,我写成了《DNA赞美诗》一文,运用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后经过十年的不断完善,也发表在了《中学生物教学》杂志上,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促进教学,我先后发表的文章有《耐人寻味的“借巢孵卵”》《“早成鸟”高等还是“晚成鸟”高等》《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STS教育》等,这些文章都是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是发现方法、总结规律的时候写的,都体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方法策略,对促进学生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1991年,我进入章丘六中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面对繁重的高考任务,如果只单纯靠“学生感兴趣”是不够的,还须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方法策略。我首先认真钻研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在“信息论”原理指导下,优化信息源,优化信息传播渠道,优化学生学习状态,运用“学案导学”“板块程序教学”等方式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生源差,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并发表了《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运用“分离规律”巧解“基因自由组合规律”题》《黄金分割规律与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课堂教学中的“兴奋岛”与“场效应”》等三十余篇论文,形成了上百万字的研究资料。事实证明,我并没有因为搞教学研究、写论文影响教学成绩,反而在研究中促进了教学。1994年,在济南市第三届“走青春路,做育花人”活动中成绩突出,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济南市“十大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5年还荣获“章丘市十大优秀青年”和“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
在教学中,我还运用“审美化教学原理”探讨生物教学与美学结合的有效途径,突出科学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的有机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