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0 1 () Jan. 2000   23 1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 23 No. 1 【 2550】 〔〕公元 1999年 10月 日,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辰 2550周年。在此期 间,香港孔教学院举办了孔子光 思想耀寰宇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地 区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瑞典、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士出席 了会议,其中包括著名学者汤一介、成中英、林国雄、张立文等。 我校历史系教授沈长云也应邀 出席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论文。为了表示对孔子的纪念,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本刊 特将沈长云教授的论文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 沈 长 云 ( ,  050091) 〔 〕周公通过对夏殷之鉴的总结 ,提出了“德”、“礼”的主张。“德”是为了“保民”而对统治者 个 提出 的道德要求,而“礼”是对道德行为的制度化。 这样,周朝统治者从专注于鬼神世界转向专注于现实社会和体 察民情,从神权政治转向德治和礼制。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德”、“礼”思想,并进 一步发展为“仁学”思想。孔子与 周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奠基者。 〔〕孔子; 周公; “德”、“礼”思想; “仁”学思想 〔〕B222. 2   〔〕A   〔〕1000-5587( 2000) 01-001 -0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尚书·康诰》) ,, ,, 、、 。, 〔〕1999 10 20 〔〕,, 19 ,,: 。   “”、“” 15 “”。, ,“”、 “”、“”。 “”。 。 “”“” ,“, 。 ,“ ”(《史记·孔子世家》)。, ”,。 。 , : “,, “,”(《论语·八佾》);, ,,,,,。” ;, ,, “”; ,, ,“,, ,, ”(《孔子家语·观周》) , ,。 。, “”、“”、“”、“ “”, ”、“”、“” 。, 。, ,“”、“”,“”, 。, ,。 ,“,” ,“” (《论语·泰伯》) ,“,, 。,“,” ,”(《论语·颜渊》)。 (《殷周制度论》)“”“” 《》 。 。 。, ,, 《》,《》 。 “”(《论语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