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药膳养生文化概论(PPT)
4、经络理论 经,即径—大通道 运输 经络 通道 功能 络,即网络—小分支 联络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食物)有寒、热、温、凉四 种不同的性质 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五脏、五味与饮食图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四、食疗原则 第一 均衡营养,五味调和 《内经》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老祖先就认识到全面为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饮食有节,主要是指要掌握饮食的量与时间要适度。 第二 饮食有节 第三食疗要注意“药食同源” 第四 体质养生有“三因”辨证 1.因时 2.因地 3.因人 男女老幼等不同的人, 体质不同,饮食应各异,应尽量适合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饮食顺时图 因人食疗法 五、体质药膳养生 阳虚体质 特点:面白、怕冷、手足发凉、尿多清长、大便常稀、舌质淡、苔白、脉缓、喜静。 养生方法:温阳 饮食调理 :胡萝卜、荠菜、芹菜、百合、银耳、蘑菇、韭菜、生姜等 气虚体质 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昏自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养生方法:补气 饮食调理 :大枣、小米、土豆、山药、红薯、藕等 阴虚体质 特点:形体瘦长、面潮红、性急、口干、肤干、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手足心热、好动。 养生方法:滋阴 饮食调理 :鸭肉、甲鱼、百合、冬瓜、芝麻、绿豆等 湿热体质 特点:形体偏胖或消瘦,面油、面赤、长痘、便秘粘滞、尿黄、汗多、男性多有阴囊潮湿,女性常有带下增多。 养生秘诀:清热利湿 饮食调理:沙参、山药、绿豆、白扁豆、藕等 痰湿体质 特点:偏胖、肚大、脂沉,舌质淡、舌苔腻、痰多、脉滑、汗多食少,大便粘腻,女性白带过多。 养生方法:健脾化湿 饮食调理 :茯苓、冬瓜、山药、扁豆、海带、丝瓜、竹笋、新鲜水果等 如:枇杷、香瓜、白芍、木耳、银耳、青色菜果等 气郁体质 特点:形体偏瘦、少乐、胁胀、爱叹气、舌淡苔薄。 养生方法:疏肝理气 饮食调理 :萝卜、佛手、荞麦、茴香、韭菜、大蒜等 血瘀体质 特点:身体瘦弱、面暗目青、甚则黧黑、脉细涩、舌紫暗有瘀斑,女性易痛经、闭经。 养生方法:活血化瘀 饮食调理:黑大豆、黑木耳、香菇、茄子、红枣、辣椒、樱桃、红葡萄酒 五行益寿养生粥 原料: 去核红枣20枚、去芯莲子20粒、葡萄干30粒、黄豆30粒,黑米适量。 做法:把所有原料洗净后,泡一夜后,煮粥,味微甜。平和体质 五谷养生粥 原料: 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各1大匙,红枣10粒,桂圆10粒,粳米100克。 平和体质 做法: 1、荞麦、薏米、黑米、芡实、脱皮绿豆、糙米、红豆、麦仁洗干净后泡水两个小时。桂圆去壳。红枣、粳米洗净待用; 2、上述原材料一起入高压锅,加上1500ML的水,盖盖压阀,大火喷气后,关火。等到气全部泄光后,再开火煮至喷气,再关火。如此,喷气三次后即可; 3、喜食甜的,食用时可以加糖,但是最好是红糖,补血益气效果最佳。 桂圆粟米粥 桂圆肉15克,粟米100—200克。将桂圆肉洗净与粟米同煮。先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熬成粥。桂圆肉性味甘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气虚体质 传统药膳养生文化 主讲人:杜建军 杜建军 老师 养生畅销书《我最想要的治未病书》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 中华讲师网注册讲师 西安养生文化研究会理事 为多家机构和公司 特约养生顾问 QQ:631600491 新浪微博(新浪博客):老杜有话说 手机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国粹。 究竟什么是养生? 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生—即生命、生存、生长、生殖之意。 “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 养生属于预防医学,治未病 未病先防 治未病 既病防变 中医判定人体健康与否 形体壮实,比例恰当; 须发润泽,柔亮有光; 面色红润,表情舒展; 眼睛有神,灵气荡漾; 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