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第二课时完整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和远航 ? ?? ?? ?? ?? ?? ?? ?? ?? ??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 ??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 ?? ??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 ??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 ??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 ?? ??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这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张图片,你能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的是什么事件吗? ? ?? ?? ?2.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 ?? ?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 ? ?? ???3.学生交流,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设疑。 ? ?? ??4.出示课题:郑和远航??简介郑和的生平 ? ??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 ?? ? 1.自由读全文, 要求:字字入目,句句读顺。 ? ??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 ?? ?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 ???检查字词: ? ???第一组:码头??派遣??仪器??抱拳??赠送??撕裂??范围??魁梧?? ? ???遣、赠、撕,读音重点。 ? ???遣、拳、赠,字形重点。 ? ???指导书写。 ? ???第二组:积累“调兵遣将、扶老携幼”这样结构的成语。 ? ???第三组:交流课后第3题成语以及加点字的意思。 ? ???第四组:身材魁梧??健步上船??抱拳告别 ? ?? ?? ?? ?? ?? ? 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鬓发全白 ? ???第五组:狂风呼啸??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 ???3.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 ?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 ?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 ?? ?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 ?? ?三、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 ?? ?1.出示学程单: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从这部分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 (3)时间:4分钟。 ? ???2.交流 (1)课文具体写出“规模之大”的文字,关注文字中的数字,具体感受这些数字中所传达的形象。 (2)朗读文字。 (3)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4)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6)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7)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 ?? ? 3.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 ???四、总结,布置作业。 ? ??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 ??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 (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人多??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雄伟壮观 ? ?? ?? ?? ?? ?? ???船队??浩浩荡荡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启航了。(生板书)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 反馈、区别:“起航”是指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启航”是指轮船、飞机等第一次航行。 2. 先检查一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默词。反馈,订正。 二、精读第四节。打开书,看第四段。 1.过渡:郑和率领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出使南洋。南洋在哪里?(看图)当时的南洋指的是现在的文莱以西、印度洋沿岸一代。船队首先抵达占城(越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