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 融—金融货币
清代及民国初期有钱庄、当铺办理典当与抵押放款。抗日战争时期,
县北沦陷区设有合作联合社,县南国民党政府设有县银行,从事贴
现、抵押、贷款等业务,贷款利率月息高达两三分。建国后,先后
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中牟县支行(简称县人行)、中国农业银行中
牟县支行(简称县农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牟县支行(简称县
建行)、中国工商银行中牟县支行(简称县工商行)和保险公司,从
事货币投放、回笼、现金管理、储蓄、信贷汇兑、保险等业务,对
平抑物价、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通,起
到很大的作用。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 1950 年为 0.1 万元,1990
年为1933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952年为23万元,1990年为24387
万元;保险金额1982 年为6338 万元,1990 年为47462万元。
第一章 货 币
第一节 建国前的货币
一 金属货币
战国时期,境内流通的铜制硬币,有尚金当爰布币、安邑一釿布币,
安邑二釿布币。汉代主要流通大泉五十币、五铢钱、半两钱。唐代
流通开元通宝。北宋九帝,铸造年号钱 27 种,非年号钱三种。张
庄镇中学教师刘文斌,1978 年开始收藏古币,其中在中牟境收到的
宋币有 24 种,分别是:太平通宝、淳化元宝、至道通宝、咸平元
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佑
元宝、皇宋通宝、嘉佑元宝、治平元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元
丰通宝、元佑通宝、绍圣元宝、元符通宝、圣宋通宝、崇宁重宝、
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
清代,境内流通官铸的青铜制钱(俗称“小钱”),主要有顺治通宝、
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
同治通宝、道光通宝、光绪通宝10 种。单位为“文”,一枚制钱值
1 文,亦有当 10、50、100、1000 的面值。因铸造重量不一,币值
时常不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铜元兴起,制钱开始衰落。
铜元,俗称“铜板”、“铜子儿”,流通的面额为5 文、10 文、20 文、
50 文、100 文、200 文。后因滥制而贬值,但仍在民间断续流通很
久。1949年中州农民银行投放的中州币,由于辅币不足,亦曾用铜
元作辅币使用。
银元,俗称现洋,面值1 元,在境内流通的主要有袁世凯头像(俗
称“袁头”、“老人头”)、孙中山头像,还有光绪“龙洋”、“船洋”和
墨西哥流入的“鹰洋”、英国流入的“站人洋”等。
建国后,限制银元流通,银元作为财富的象征散藏于民间。1952年,
土地改革运动中,没收地主银元25600 枚。1958 年3 月上旬至4 月
下旬,搞全民信用合作化运动,掀起了全县性的存款高潮,实物转
储银元20496 枚,碎银44356 两。1950-1985年,县人行兑换银元
179874 枚。
二 纸币
清代官府发行的户部官票、大清宝钞、银两票、银元票曾在境内流
通使用,但数量不大,多是郑汴官、商携款过境时流入。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因受国际金价和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
断外流,银本位币值难以维持,国内的货币未趋统一。民国 24 年
(1935 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中国、交通三行
(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定流通货币(时称“法
币”),票面有1 分、5 分、1 角、2 角、1 元、5 元、25 元、50 元、
100 元、500 元、5000 元、1 万元。境内以中国银行发行的绿色 1
元面额和中央银行发行的红色1 元面额流通最快。
1943 年 10 月,日军在县北东漳发行汪(精卫)伪政府中央储备银
行的10 元券和中华联合储备银行的“联银券”,取代了法币流通。
县南国民党政府仍然使用法币。1944 年夏,日军渡河南侵,全境沦
陷,商品物资交流尽用日伪钞票。1945 年,日军投降,日伪钞票急
剧贬值,通货恶性膨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中牟县银行发行的货币仍然是法币。
1948 年6 月,随着国民党政府崩溃,境内法币急剧贬值,信誉一落
千丈。下半年,中原解放区中州农民银行发行的中州币始在境内流
通。
1948 年10 月,北海币、冀南币和华中币(统称友币)流入中牟县。
以中州币为主,友币辅之,在市场上固定比价混合流通。
第二节 人民币发行与兑换
一 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1949 年3 月,中州农民银行陈留中心支行赴中牟金融流动服务组带
入人民币。1949 年12 月,新成立的县人行正式定人民币为本位币。
在县内流通的第一套人民币面额有 1 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