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1274-2003-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pdfVIP

《SNT1274-2003-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r拍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274-2003 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InspectionandIdentificationofAcanthoscelidesobtectus(Say) 2003-05-28发布 2003-12-01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SN/T 1274-2003 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动植物检疫实验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岚山检验检疫局、中华人 民共和国日照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起草人:张生芳、刘长生、娜建、李玉亮、鹿宁、赖凡。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 SN/T1274-2003 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境豆类时对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 2 原理 菜豆象主要危害菜豆属和-9I豆属的豆类,此外也危害兵豆、鹰嘴豆、蚕豆和豌豆。成虫产的卵无粘 性物质,不能粘附在种皮上,而是分散于豆粒之间。由卵孵出的幼虫四处爬动,寻找适合的蛀人点。蛀 人种子后,种子表面留下一个直径为0.13mm-0.24mm的圆形蛀孔。幼虫4个龄,全部在种子内蛀 食危害。化蛹前,成熟幼虫运行到种皮下,做一圆形半透明的 “小窗”,并将 “小窗”四周咬成一个圆形的 羽化孔盖。成虫羽化时,顶开羽化孔盖离开豆粒,留下一个圆形羽化孔。 危害食用豆类的豆象,主要集中于豆象属(Bruchus),瘤背豆象属(Callosobruchus)、三齿豆象属 (Acanthoscelides)、短颊粗腿豆象属(Caryedon)和宽颈豆属(Zabrotes),与菜豆象有相同寄主的有豆象 属、瘤背豆象属和宽颈豆象属,而三齿豆象属内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仅菜豆象一种。在将三齿豆象属与其 他属以及三齿豆象属内种间形态比较的基础上确定菜豆象种的鉴定特征. 菜豆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形态特征为本标准制定的依据。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幼虫下唇 larvallabium 菜豆象幼虫下唇为口器最下方的一个片状结构,略呈三角形,两侧凹人,后缘后凸,由颊和亚须组 成。须具有一盾形的骨板,称下唇板,下唇板的前方二分裂。亚颊横长,亚须骨片在有的种类不明显,有 的种类在中部断裂,有的种类亚颊骨片完整(见图2). 3.2 雄虫阳基侧突 parameres 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组成部分。位于阳茎背方,由两叶组成,呈匙状,端部膨大。在不同的类群,两个 阳基侧突有的在基部分离,有的部分愈合,有的几乎完全愈合(见图5左)。 3.3 雄虫阳茎、内阳茎及内阳茎骨化刺 phallus,endophallusanditssclerites 阳茎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组成部分,位于阳基侧突腹面,呈棒状,基部膨大呈囊状(称为囊区),端部呈 瓣状(称外阳茎瓣)。阳茎又分为外阳茎和内阳茎。外阳茎为阳茎的外壳部分。内阳茎膜质,衬在外阳 茎里面。内阳茎上着生大量骨化刺,排列成一定的图案,具有种的特异性,为豆象科虫种鉴别的重要依 据之一(见图5右)。 4 仪器、用具和试荆 4.1 仪器和用具 双目解剖镜、显微镜、测微尺、放大镜、剪刀、镊子、昆虫解剖针、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烧 杯、规格筛、毛笔。 SN/T 1274-2003 4.2 试剂 何燕尔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