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阅读 ——语言赏析篇 教学目标: (2009《我爱昙花》) 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2014《五猖会》)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2015·《寒冷的冬夜》)请简要赏析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他坚决的摇着头,俯下身子拾起车把,眼睛里冒着愤怒的光。 赏析句子 什么是“赏析”? “赏”就是品赏体现描写对象特点的重点字词。 “析”就是分析其特点。 “赏析”=修辞、重点字词、描写+对象+特点 赏析 欣赏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答: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河水的空灵澄澈,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摸出四文大钱。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答:运用“蹒跚”“慢慢”等词,传神地写出了父亲买橘子时动作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 神态描写,这段话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想做清白的人又做不成,遭受众人一次比一次尖刻的取笑,处境十分难堪的孔乙己,深感气恼和羞耻,想再作一次争辩又有些慌乱心虚时的神态。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 动作描写,这里的一个“慌”一个“罩”,传神地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所剩无几的首香豆时的慌张情态和动作,形象逼真地表现了这个善良、贫寒、迂腐的老年读书人的性格。 第四从描写的角度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方法:本句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人物的某种性格特征。(描写+对象+特征(性格) (2)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方法:本句从听(视、嗅、味、触觉)的角度+具体内容的分析 练习 1、小男孩的脸像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答: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男孩求老师加一分时难为情的样子和说话小声的程度。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选自《春》 答:本句从触觉的角度描写了春风柔和的特点。 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内容上(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结构上(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领上文) 3、文末: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或画龙点睛、) 结构上(首尾照应, 结构完整。) 如何赏析记叙文中所喜欢的句子: 1、从修辞手法上分析;(修辞的作用) 2、从用语、遣词准确传神巧妙; 3、从作者描写的角度(景物描写)听、视、嗅、味、触觉;(人物描写)。 4、句式、从该句在文中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前后照应、画龙点睛) 5、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赏析句子(2011河北省中考试题) 赏析句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答: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例句赏析: 老舍《济南的冬天》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抒发了)…… 常见答题形式: 运用 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 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第一:从修辞的角度 拟人——使事物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描写了)……,抒发了…… 1、“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 2、“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象是老人扶仗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赏读语句 练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