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doc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  精神疾病中的睡眠障碍   失眠常见于下列精神障碍: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恐惧症、创伤性应激障碍、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酒精中毒、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此外,精神科药物也可以导致突然发生失眠,或使已经存在的失眠加重。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常表现为: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睡眠总时间减少;睡眠效率减低。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间的关系复杂:①精神症状可以放大或加重睡眠障碍;②精神障碍的病理过程破坏睡眠质量;③失眠是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尤其是抑郁症,常在失眠1年以内发病);④精神障碍可以引起失眠,过度睡眠和睡眠质量改变(夜惊等);⑤1/3~1/2的慢性失眠患者有精神疾病的问题。   精神分裂症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生活自理、人际关系和职业角色有明显障碍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组症状群:①阳性症状:幻觉、妄想、言语和行为紊乱;②阴性症状:情感平淡、意志减退(无目标行为)、思维贫乏(简单的思维和语言)。   精神分裂症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不可缺少的症状,常在疾病恶化时加重;睡眠障碍可以诱发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由于其对外界敏感性增加,又加重了睡眠紊乱;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睡眠紊乱;精神症状恶化时,睡眠障碍加重,睡眠紊乱又加重精神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失眠为主,特征为昼夜睡眠节律紊乱、白天睡眠增加,多数嗜睡、失眠交替出现。精神分裂症后期患者睡眠增加、睡眠效率也增加;精神分裂症经治疗后,可延长快速动眼(REM)睡眠潜伏期。长期用药的患者,体重增加,易出现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与药物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病人睡眠紊乱的治疗主要是带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改变睡眠结构,增加深睡眠,增加睡眠效率,减少睡眠潜伏期;断续使用抗精神病药可以引起失眠;抗精神病药的撤药可引起睡眠总时间减少,2~4周才能稳定。   心境障碍   许多研究发现,失眠常见于抑郁症患者,并且心境障碍严重程度与失眠有关。睡眠障碍常有痛苦感,因此加重了抑郁症患者的功能损害。   重性抑郁发作特点 愉快感缺乏,或对大部分活动兴趣缺乏;持续时间≥2周;伴有明显的功能损害。   抑郁发作时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90%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伴有睡眠紊乱,最常见的主诉是失眠,少数患者睡眠过度或睡眠总时间延长;年青抑郁症患者睡眠潜伏期大多延长,老年患者入睡多正常,但与梦有关的觉醒次数增加,扰乱了睡眠的持续性,降低睡眠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睡眠紊乱和睡眠结构改变可以早于重性抑郁发作,也可以在重性抑郁发作缓解之后持续存在。总之,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更多的表现为失眠。   躁狂发作与睡眠紊乱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躁狂发作临床表现为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持续≥1周,实际睡眠时间和睡眠需要均减少,病人主诉失眠。3种躁狂亚型的诊断标准中都包含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需要减少,可以有失眠主诉。   三种躁狂亚型:   ●躁狂发作:心境显著高涨或易激惹持续≥1周   ●轻躁狂发作:心境高涨或易激惹,至少持续4天,自感与平日不同   ●混合发作:几乎每天都存在躁狂发作和重性抑郁发作,二者快速交替持续≥1周   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常主诉失眠、多醒、重复性焦虑性梦境、白天嗜睡,部分病人早醒。   急性应激障碍 指强烈的精神刺激后,1小时内出现心理症状,持续时间<4周。患者脑海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并出现分离性症状、回避行为。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诉。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指患者对大部分事件或活动过分担心持续≥6个月。临床上以失眠或无恢复性睡眠多见。焦虑情绪集中于“失眠”问题上(过度关注失眠)。特征是睡眠效率下降、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总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   惊恐障碍 指患者1个月内至少有3次的反复惊恐发作。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发动和睡眠维持困难性失眠,惊恐发作可以在睡眠中出现,有时在REM睡眠期出现。病人醒后胸闷,呼吸困难,濒死感,再次入睡明显延缓。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效率下降。   创伤性应激障碍 系患者在精神创伤后数日到数月后出现心理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临床表现为三种主要症状:“闪回”,“回避”,持续性警觉性增加。睡眠障碍表现为慢性失眠、入睡困难和睡眠保持困难。梦中再现原发事件并伴有相应内容的言语,或噩梦或夜惊。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感谢您下载我们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