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中医学》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大纲中医学》word版.doc

PAGE PAGE 17 昆明医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 课程名称:《中医学》 英文名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类型:中医课 总学时:45学时 讲课学时:45学时 适用对象:西医院校临床学本科 基本要求 中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学习内科非常广泛,而且难以掌握,针对西医院校学生课时短,只能选择大多数章节作为教学内容,教学课课度不宜太深,目的让学生了解中医的发展史,掌握一定的中医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中医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介绍中医目前的一些治疗优势。 导论 目的要求: 1 了解祖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是我国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了解介绍中医学的发展史,阐述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及临床医学的发展概况。 3 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 学时数:1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大课讲授。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目的要求: 阴阳五行学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具有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掌握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解阴阳的基本概念 2、掌握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即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 3、了解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了解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掌握五行的生克制化、乘海关系。 5、了解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大课讲授 第三章 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 第一 节脏腑、精、气、血、津液 目的要求: 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沟通形体、官窍而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掌握六腑及精、气、血、津液的主要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1 掌握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熟悉脏与脏,脏与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2 了解精、气、血、津液的概念,掌握精、气、血、津液的功能,熟悉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时数:10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大课讲授 自学内容:了解奇恒之腑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第二节 经络 目的要求: 1 掌握经络的概念,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 2 了解经络系统的组成、功能及临床应用; 3 了解经络学说的形成及经络实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1 经络学说的形成,经络实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经络的概念、组成、功能。 2 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分布规律,奇经八脉的概念,任脉、督脉的走向分布。 学 时:6学时 教学方法:大课多媒体讲授。 第三节 腧穴 目地要求: 1 掌握腧穴的定义、分类、作用、定位方法 2 掌握30个常用穴的定位 3 了解腧穴的主治作用及腧穴的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1 手太阴肺经:列缺、太渊 2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曲池、迎香 3 足阳明胃经:四白、颊车、下关、天枢、足三里 4 足太阴心经:三阴交、血海 5 手少阴心经:神门 6 手阳阴大肠经:听宫 7 足太阳膀胱经:肾俞、大肠俞、委中、至阴、承山 8 足少阴肾经:涌泉 9 手厥阴心包经:内关 10 手少阳三焦经:外关、医风 11 足少阳胆经:风池、环跳、阳陵泉 12 足厥阴肝经:太冲 13 任脉:关元、中极 14 督脉:百会 学 时:3学时 教学方法:大课多媒体讲授 经络针灸见习 目的要求: 1 掌握十四经脉在人体体表的简要循行路线; 2 掌握3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3 了解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 了解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刺前的准备工作及针刺中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实习内容: 1 毫针的结构、进针方法、角度、深度、行针的手法、出针的方法; 2 介绍艾灸、拨罐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强化十四经脉在人体体表的简要循行路线及30个常用腧穴的定位方法; 学时:4学时 教学方法:小课观摩和操作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 掌握六淫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 了解七情的性质与脏腑的关系; 3 掌握痰饮、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了解结石的形成致病特点。 教学内容: 1 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2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对脏腑的影响及其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 3 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及证候特点。 4 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的基本规律。 学时数:3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大课讲授 自学内容: 内生五邪的形成及临床表现。 第五章 四诊 目的要求: 1 了解中医诊治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四诊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常见舌诊和脉诊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中医诊治的基本方法,四诊含义及四诊合参的意义。 望诊:望神、色、形态、皮肤、分泌物的诊断,舌和苔的变化和主病。 闻诊:包括声音、气味 问诊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