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原油活性组分及相关界面性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大庆原油活性组分及相关界面性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3年 第27卷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27 NO.5 第5期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troleum,China Oct.2003 文章编号:1000—5870(2003)05—0092—04 大庆原油活性组分及相关界面性质 林梅钦,杨红生,乔爱军,李明远,吴肇亮 (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北京 102249) 摘要: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3部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沥 青质组分和极性物中存在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抽余油主要为烃类物质,可能还存在很少量的非极性基团 较大的酯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在大庆原油中,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其次为极性物,抽余油的相对分子质 量最小。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都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原油乳化实验表明,沥青质具有较弱的W/O乳化能力, 抽余油具有较强的W/O乳化能力,是造成大庆原油W/O乳化的主要组分,极性物是造成大庆原油O/W乳化的主 要组分。 关键词:大庆原油;活性组分;沥青质;极性物;抽余油;乳状液 中图分类号:0 647.儿 文献标识码:A 验前在200℃马福炉中活化2 h。色谱柱长80 cm, 引 言 内径 5 cm。正戊烷、苯、甲醇、NaOH均为分析纯, 碱 面活性剂僳 合物三元复合驱(ASP)技术 由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公司生产。 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有效方法…1。其特点是利用 1.2 原油中各组分的分离和分析 碱与原油中酸性物反应形成石油皂l2 J,它与外加表 取大庆原油100 g,用 1800 mL戊烷稀释,用玻 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可形成复合体系/原油界面超低 璃棒搅拌10 min后在室温下静置24 h后,将沉淀 张力(10 mN·m )。碱还可以减小活性剂及聚 的沥青质组分用布氏漏斗过滤,并用 100 mL戊烷 合物在油藏中的吸附滞留损耗,聚合物主要起流度 洗涤,冲洗液倒入滤液,将滤纸上沉淀物在真空烘箱 控制作用,减小复合体系指进和扩大波及体积。大 中50℃干燥得沥青质组分。 庆油田的室内和矿场试验研究表明,三元复合驱采 将去沥青质的戊烷稀释原油加入装有硅胶的色 收率可以在水驱基础上提高2O%以上I3 J。但是矿 谱分离柱内,先用戊烷冲洗柱子,流出物为抽余油和 场试验采出液中常常是较稳定的W/O型乳状液, 戊烷的混合液。再用苯/甲醇(体积比为 1:1)冲洗 而原油中引起乳化的组分,一般认为是有机酸、沥青 柱子,流出物为极性物、苯和甲醇的混合液。经旋转 质和卟啉类物质,但尚无定论 j。笔者x,/~3l起大庆 蒸发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分别得到抽余油和极性物。 原油乳化的组分进行分离,并研究各组分与碱的作 原油分离后得到的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的 用机理。 结构用美国Nicolet公司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用德国Knauer的气相 1 实 验 渗透法(VPO)分子量测定仪测定。 1.1 实验材料 原油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用滴体积法测定,测 原油样品由大庆石油管理局研究院提供。常规 定温度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