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资产减值测试领域中
资产评估相关问题
主讲人:王生龙
2012年10月27 日
课 程 说 明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计量方式的重大变革。目前,美国会计
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均已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欧盟上市公司从2005
年1月1日起,执行国际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此外,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已执行以公允价
值计量的会计准则。我国在2006年2月发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的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非常重要的变化是引入公允价值计
量。公允价值计量正在呈现从金融衍生品到其他许多会计要素、从
上市公司到非上市公司、从少数国家向更多的国家扩展的形势。
但就公允价值计量而言,从实践方面看,总体上是处于起步阶
段,在理论上,由于许多会计要素公允价值确定的复杂性,无论是
会计界,还是评估、审计,也还有大量的问题需要研究。
特别是评估
因此,我们今天仅仅就减值测试领域中的评估
因此,我们今天仅仅就减值测试领域中的评估
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一些信息交流!
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一些信息交流!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2年10月27 日
目 录
一.资产减值有关基础性问题
一.资产减值有关基础性问题
二.评估与会计计量的关系认识问题
二.评估与会计计量的关系认识问题
三.资产减值测试中评估实务问题
三.资产减值测试中评估实务问题
四.“合并商誉”减值评估案例分析与思考
四.“合并商誉”减值评估案例分析与思考
2012年10月27 日
一.资产减值有关基础性问题
一.资产减值有关基础性问题
2012年10月27 日
1、减值理论基础——“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观” ——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
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它要求资产计量从信息提供者的角度出
发,尽可能客观、可靠、精确。
——这种观念下,资产计量倾向于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
性。
“决策有用观”——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强调财务会计
的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
决策有用观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对信息的精确性没有严格要
求。在计量上,决策有用观要求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
计量属性。
2012年10月27 日
“决策有用观”为基础的资产减值:
资产减值会计试图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
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或费用。如果财务报
告使用者的决策是企业价值的函数,那么,资产减值会计
应该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因为,资产减值会计
力图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量度。
正缘于此,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为决策有用观,其
目的在于通过提供资产价值的信息,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
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
2012年10月27 日
2、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会计学概念的变化
传统会计理论下资产计价的目的是:
反映资产的价值,展示会计主体的经济实力;
反映资产购置中的成本费用支出;
作为费用分配和损益计算的基础。这是一种以成本为中
心的资产计价观。
这种观点把损益表作为重心,而置资产负债表于次要
地位,它强调会计本质上不是一个计价的过程,而是收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