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节公债原理跟公债制度马海涛财政学资料
第九章 公债原理和公债制度
新中公债券的几个阶段
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79年~:正常发行
1950年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条例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支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统一全国,以利安定民生,走上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轨道,特发行一九五○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条 本公债之募集及还本付息,均以实物为计算标准,其单位定名为‘分’,总额为二万万分,于一九五○年内分期发行,第一期债额为一万万分,于一月五日开始发行。 第三条 本期公债每分值依下列规定计算之: 一、每分所含之实物为:大米(天津为小米)六市斤,面粉一市斤半,白细布四市尺,煤炭十六市斤。 二、上项实物之价格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之批发价,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之,其权重定为:上海百分之四十五,天津百分之二十,汉口百分之十,广州百分之十,西安百分之五,重庆百分之十。 三、每分公债应折之金额由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条一、二两项规定之法计算,每旬公布一次,以上旬平均每分之折合金额为本旬收付债款之标准。
1950年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条例(续)
第四条 本期公债票面额分为:一分、十分、一百分、五百分四种。 第五条 本期公债分五年作五次偿还,自一九五一年起,每年三月三十日抽签还本一次,第一次抽还总额为百分之十;第二次抽还总额为百分之十五;第三次抽还总额为百分之二十;第四次抽还总额为百分之二十五,其余百分之三十于第五年还清。 第六条 本期公债利率定为年息五厘,照本条例第三条所规定之折实计算标准付给。自一九五一年起,每年三月三十一日付息一次。 第七条 认购公债人须按缴款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每分之折合金额用人民币缴纳,换取债票。 第八条 本公债之发行及还本付息事宜,指定由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所属机构办理之;中国人民银行尚未设置机构之地区,得由中国人民银行委托其他机关代理之。 第九条 本公债上不得代替货币流通市面,不得向国家银行抵押,并不得用以作投机买卖。 第十条 凡有伪造本公债或损害本公债信用行为者,依法惩处之。 第十一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施行。
公债概念
公债是债的一种,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的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财政支出需要,二是社会闲置资金的存在。
(一)公债与私债
(二)公债与国债
(三)公债与准公债
(四)公债与国家信用、政府信用
(五)公债与公债券
(六)公债与税收
公债的特征
(一)有偿性
(二)自愿性
(三)灵活性
公债的职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二)公开市场业务的工具
(三)筹集建设资金
(四)调节经济运行
公债的分类
(一)国内公债与国外公债
(二)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三)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四)自由公债和强制公债
(五)上市公债和不上市公债
(六)中央公债和地方公债
(七)凭证式公债和记账式公债
财政部的一个分类
记账式公债
财政部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可以上市和流通转让的、以电子记账手段登记债权的公债,其期限包括短期(1年以内,不含1年)、中期(1年至10年,不含10年)和长期(10年及以上期限)。
储蓄公债
财政部主要面向广大居民个人发行的、不可流通转让的、但是可以提前兑取的公债,其期限通常为3年、5年。按照债权登记方式划分,储蓄公债包括以纸质记账方式为特征的储蓄公债(凭证式)即凭证式公债,和以电子记账方式为特征的储蓄公债(电子式)。
来源:财政部,2008年上半年公债管理报告
公债适度规模
公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特定政治背景
国家职能范围
财政政策选择
金融市场状况
……
中央财政债务余额情况
单位:亿元
年 份
合计
国内债务
国外债务
2005
32614.21
31848.59
765.52
2006
35015.28
34380.24
635.02
2007
52074.65
51467.39
607.26
2008
53271.54
52799.32
472.22
2009
60237.68
59736.95
500.73
2010
67548.11
66987.97
560.14
2011
72044.51
71410.80
633.71
公债的绝对规模
公债的绝对规模
公债余额
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
2008年末中央财政公债余额53270.76亿元
当年发行的公债总额
2008年上半年发行记账式公债总计2756.72亿元
2008年上半年发行储蓄公债总计1143.21亿元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公债兑付
2008年上半年兑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