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文言语句翻译突破.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的10种失误形式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2.以今义当古义 D.先帝不以臣卑鄙。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5.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7. 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 8.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9.粗心地遗漏该译的内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0.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判断正误: 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判断正误: 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一、审题要细密 实词得分点 从词性看,动词最多,其次是形容词、名词。一些代词也不可忽视。 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 从特殊词性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通假字,符合规律的词语(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宾语的名词、形容词),较难理解需要推断的实词等。 提醒:审题确认后要标记,翻译时要落实。 练习: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规律分析 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不是”等词语。 被动句:必须加上“被”或“受”。 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 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 固定句式(结构):不要硬译,以固定译法处理。 练习:翻译画线的句子。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太宗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府库耳,何止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廷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一、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避免硬译和误译 三、当补必补 四、语句规范,不出病句 2.非疑问句中“以”的宾语前置,需要注意。 (1)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则思三驱以为度。 (以一当十) (以秋为期) (以三驱为度) 3.方位词、代词“自”做宾语时常前置,需要注意。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秦人不暇自哀。 (3)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人们做了小小的好事,都很少有不自夸的,您的功勋这样(卓著),却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 3.辨析两种“之谓”形式的固定结构。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大而化之之谓圣。 这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道德思想广大到能够随机应变的境界就叫做圣人。 【“之谓”后无宾语,可译作“说的是……”。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之谓”后有宾语,可译作“这就叫做……”。 “之” 助词】 (1)此夫子之谓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 易被忽略的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 分类与举例说明 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式的标准格式) ①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的石头都是这样的) 二、“中心词+定语+者” ①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况且将军您的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有利形势,就是长江) 三、“中心词+之+定语” ①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处在高高的朝廷,就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在偏远的江湖[即民间],就担忧他的国君。) 由形容词担任的修饰性定语如果后置,通常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四、“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五、“中心词+定语” 这种格式和判断句中的主语直接加表语一样,没有任何语言标志,辨识起来较困难。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跟随着十来个女徒弟/跟随的女徒弟有十来个……) 六、

文档评论(0)

nuve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