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美论坛 —— 15—
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究综述
文 /章 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休闲学迅速发展起来。休闲美学作
为休闲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学整体沉寂的背景下一枝独秀。它的发展经过了探索、发展、
专门化,精深化四个阶段 ,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在理论上使休闲合理化 ,重新发现
中国历史上的休闲美学思想及其实践,使世界休闲美学呈现出了绚丽的东方色彩,创造
性地把休闲美学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当代休闲美学研
究还存在着 “言必称希腊”的现象,理论空洞,缺乏休闲实践研究,缺乏休闲产业美学
研究的缺陷,所以,要构件中国特色的休闲美学,要使审美活动真正切入到人们的实际
休闲活动中去 ,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上世纪我国的三次 “美学热”终于归于沉寂,几近式微。而 遣性及商品性的认识与思考》、魏丕一的 《关于文艺娱乐性或消
休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后起之秀却异军突起 ,尤其近十余年来, 遗性的思考 (1986),都较早地大胆肯定文艺的休闲娱乐功能,
蓬勃发展 ,日成 “显学”。而休闲学的思想、理论与美学有着天 为我国休闲产业时代的到来呜锣开道。薛永武的 《消遣的价值》
然剪不断的联系。于是.在中国美学总体沉寂的大背景下 休 (1990),更是从哲学角度全面地思考了休闲的美学价值。专著
闲美学 却一枝独秀,成为美学界的亮点。那么. 休闲美学 方面,王雅林等主编的 《闲暇社会学》 (1992),初步探讨了休
研究 目前在中国究竟发展如何7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 闲娱乐的审美价值、休闲审美高峰体验等本体论问题 ,确为开
阐述 。 先河之作。
这一阶段对具体休闲活动门类的美学阐释已经开始,代表
一 、 研究阶段和学术动态
作如赵泓的 《苏联的旅游业与精神文明建设》(1986),李苏、吴
第一阶段:2O世纪8O年代 中期一 1994年。根据中国期刊 庆华的 《卢梭体育美学思想初探》(1990),邓瑞弟的 《游戏在音
网等搜索显示 .这一时期 ,学术界的 “休 闲 概念主要在描述 乐审美教育中的作用》(1990),罗春英、于涌的 《游戏与美育》
农业耕地时被使用。休闲美学论文不足百篇,内容则主要是对 (1991),王子健的 感知、欣赏、创造——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审
西方休闲思想的初步发现和思考。其中,庞耀辉的 《谈闲暇时 美教育》(1992),周彦的 《试论游戏精神与幼儿文学》(1994)。
间观》(1985).较早地提出了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研 其中,休闲体育和休闲旅游已经初露头角,分别较早地出版有
究怎样延长和利用闲暇时间来建立新型的生活方式等问题.可 专著,如胡小明著 《体育美学》(1987).杨扬、卫捷著 《美的发
谓发出了中国特色的休闲美学理论之先声。邹贤敏的 《闲暇” 现——旅游美学书简》(1988)。
与 “觉识 “——亚里斯多德美学思想拾遗》(1986).亦较早引 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可以称为 “探索期”.其中表现出明显
介了西方休闲美学思想。陆玉林的 《游”与 游戏”——论中 的社会意识形态特征。例如 引进西方理论还多限于苏联仍习
西审美态度的内在差异》(1991),则较早涉及了中西休闲美学 惯于把 玩、游戏”等休闲活动仅看作是儿童的专利 ,同时把
的比较。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对于休闲问题.我国学者开 游戏的目的主要归结于教育 (美育)的需要等。这-1~,1期 .叶
始了自己不同以往的重新思考。龙戈斤成的 《对文艺娱乐性 消 朗等少数学者开始挖掘我国古代休闲美学思想,但总体文献尚
万方数据
— — 16—— 审美论坛
少。 (2004
文档评论(0)